学到多少,但将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他倒是己经得心应手。
于是他点点头,示意贾铭继续说。
贾铭:“那张大家无甚大用,但前段时间臣下曾听说一则关于他的趣事。”
“愿闻其详。”暂时解决了生存问题,上官潞也有心情听他说些别的。
贾铭:“众所周知,三皇子爱美人,京都的花楼,没有他没去过的,为此陛下还斥责了他多次,他依旧屡教不改。”
听到其他兄弟的笑话,上官潞就高兴。
他还评价一句:“风流成性,前途堪忧,不知他背后的崔家该有多失望。”
贾铭却摇了摇头:“殿下这可就错了,三皇子可不是如外人所见的那般风流,那花楼如同殿下之丐帮,皆为消息流通之所。”
“不出意外,京都半数花楼背后的主人,就是三皇子。”
闻言,上官潞脸色一变。
贾铭没管他,继续说:“张大家不是婆娘跑了,郁闷之下他就去花楼消遣,偶然被姐儿带入了一间卧室,就听隔壁在说互市之事。”
因着此次出征必定大胜,杨清和在走前,就和永光帝谈及了边关的发展问题,以及该如何掘蛮族的根。
“发展自然就是互市。”
他尖锐的指出:“蛮族劫掠的本质,就是资源稀缺。”
“只要我们能维持好互市的秩序,往后春秋之际的劫掠必会大幅度减少。”
“而要掘根,除了增强几方的战斗力之外就是削弱蛮族的战斗力。
几方暂时不可能短时间提升太多,所以就只能削弱蛮族。”
他提出几点方向:“首先就是战马。”
“公主己经在积极研究羊毛制衣的方法了,如今己经有了一定眉目,相信不久后就会出结果。
所以大燕大可先囤积一批羊毛,促使蛮族多养羊而少养马,以减少马的战斗力与数量。”
“二则是用酒,花露等昂贵物品,掏空他们的钱财,腐烂他们的意志,使他们加剧对蛮族人的压榨。”
“如此一来,即可让他们上层不稳,又可让他们下层不宁,若是再遇见一次天灾,一定能燃起下层蛮族人的怒火,内忧外患之下,蛮族想不衰弱也难。”
这些对话内容本不该传出风声,但永光帝听后,总会对边关之事,以及贸易之事多加关注,下面人自然就有了猜想。
由此就有了此次偷听到的对话。
贾铭:“那人说边关贸易将大有可为,让其他人做好准备。”
“张大家因为听的太入神,一时间竟软了,被那姐儿一顿嫌弃,踢开他就走了。”
“等张大家下次再去,姐儿们都不愿意接待他,觉得他是银枪蜡头,不堪大用。”
故事到这里就己经结束了,但该领会的,上官潞也己切实领会。
“三哥为此不惜自损名声,可见这些消息价值之大。”上官潞感慨了一句。
贾铭点头,又道:“而且,三殿下逛花楼的钱还是从国库里借的,相当于左手倒右手。”
“国库的钱少了,那其余皇子可借的钱就少了,也变相减弱了其余皇子的实力。”
说到这,贾铭的声音突然压低:“殿下你猜,多拿的这些钱,三皇子会用来做什么?”
上官潞几乎是脱口而出:“蓄养私兵!”
贾铭但笑不语。
上官潞却不由回想起上一世时那场惨烈无比的夺门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