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行了一礼,又忍不住拉住贾铭的手,推心置腹道:“先生当真是大才,得先生,潞如鱼得水矣。”
贾铭不动声色的挣脱:“殿下谬赞了,不过是些许小聪明罢了。”
“先生无需自谦,今日所说皆出自潞本心。”他郑重承诺道:“若有一日本王登上高位,必不忘先生今日献策之功。”
贾铭笑笑,点了点头。
但心里却一点都不信。
他现在说了这么多,给上官潞解决了那么大的难题,可他却只会给他画饼,愣是一点银子都不给啊!
要是公主,这时候肯定就让他去账房领月俸了。
有了对比,贾铭对上官曦越发推崇。
从潞王府离开,转头就让人传消息给上官曦。
不出意料的,他拿到了二百两银子。
足足西个月的月俸!
贾铭:这工作真不错,有奔头!
*
有了贾铭这个外置大脑,上官潞的计划执行的极为顺利。
于是,京都继著名的“世家笑话”后,又添了一件“花楼秘事”。
说书人不厌其烦的给听众们梳理整件事的来龙去脉。
“话说二皇子府有一伶俐人,名为杜威,他凭借着一张巧嘴,那是逗得文会上的先生们哈哈大笑。”
“但前些日子,他犯了个错。”
说书人扇子一收:“什么错呢?他喝多了酒,意外将二皇子准备弹劾三皇子借国库银,蓄养私兵这事抖搂出来了。”
“他没当回事,酒醒之后就走了,可这事却被三皇子知道了,三皇子立刻进了宫,说要还钱,趁机告了二皇子一状,说他勾结朋党,又点了几个朝中重臣的小辈的名字。”
“崔王李家都在其列,陛下自然生气,这时候二皇子再去弹劾,又没有铁证,陛下怎会相信。”
“但二皇子可不只有这一件事要报,另一件事一出,三皇子首接被陛下关在府内闭门思过。”
说书人一停,其余听众就知道是该砸银子了。
哗啦哗啦的银锭落下,说书人即便被砸到脸也笑盈盈的。
不敢耽搁,他继续道:
“原来,二皇子查到,三皇子竟然是京都半数花楼的幕后主人,而他用这花楼,来收集大大小小的消息,上到陛下的下一步部署,互市的展开,下到百姓家的趣事,一间花楼,全都能打听到。”
听到这,堂下人开始吵嚷起来。
“真的假的,那地方竟有如此妙用?”
“唉,如今都查封了,发现了也没办法用了。”
“原来陛下突然查封花楼,就因为这?可这又关我等何事?平白少了个消遣地!”
这话说出来在场大部分男人的心里,但说书人却摇摇头,说:“非也非也。”
“若只因这些原因,还不值得陛下大动干戈。最大的原因是,二皇子在花楼内抓到了来自蛮族和大齐的探子!”
“你们想,若是如陛下的下一步行动被外国人知晓,他们又对大燕起了歹念,说不定会提前埋伏,让陛下的计划功亏一篑。”
“更严重的,要是泄露的是军队的机密,比如布防和兵力信息,外国提前召来一倍甚至十倍的人,大燕是不是会输?”
听到这里,在场人己经不再把这事当八卦来听了。
整个茶室的气氛都严肃,沉重起来。
这时,说书人突然话锋一转,提到了上官曦。
“不知各位有没有关注到镇国成华公主最新放出的五百个招工名额?”
众人不解,话题为什么突然转到了这上面。
说书人解释道:“此次招工的要求是女人,最好和他们签卖身契,不然也得签20年的长工约。”
“最重要的是,最好住在厂区,不到规定日期,不得外出。”
听到这个条件,许多原本意动的,想让自家夫人去做工的人彻底歇了心思。
虽然知道在成华公主的厂做工赚钱,但他们有家有室的,不好不回家。
说书人这时候突然说:“或许,这些做工的名额本就不是为我们开设的,朝廷查封了花楼,那些花娘可不是每个人都有家可回。”
“这时候有个工作可以让他们有地可去,包吃包住,虽然要被限制在外行走,可这些姑娘们肯定也不愿多出门,倒是两相利好。”
说到这,在场人哪里还有不懂的。
说书人也发出感慨:“虽然公主霸道任性,荒淫无道,贪财好色,始乱终弃……但她确实是个对百姓好的好公主。”
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