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数风流人物还看前世与今朝 > 第9章 恩格斯灵前的讲话

第9章 恩格斯灵前的讲话

,然后走到了李卜克内西让出的讲台的位置,再次向其颔首致谢,随后向台下众人鞠躬致礼,看了看眼前的立式圆环状拾音器,开口致辞:

“尊敬的恩格斯先生的家属、朋友、伙伴,各位来宾:

我们是一批来自中国的劳动者,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跨洋过海来到欧洲,来到这片诞生了工业革命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热土,期望瞻仰革命的双子星、敬爱的第二提琴手,接受他的指导。然而,命运并未给我们亲耳聆听恩格斯先生教诲的机遇。

(注:革命的双子星是欧洲社会主义者对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敬称,敬爱的第二提琴手是指大家认为恩格斯是马克思最重要的革命副手)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聚集在这片见证过无数真理火种的土地上,送别伟大的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导师。当伦敦海格特公墓的晨雾还未散尽,当国际工人运动的旗帜半垂,我们每个人的胸膛里都激荡着对这位无产阶级革命导师的深切缅怀。

(注:王月生所说的国际工人运动的旗帜半垂,是指巴黎公社运动后,欧美资产阶级全面加强了对各国共产主义者的迫害和围剿,很多国家的工人运动陷入低潮,不少领导人和组织都开始走议会斗争、工会改良和渐进改革实现“和平长入社会主义”的路线)

在这个新世纪在望的时刻,回望过去近半个世纪风云激荡的岁月,恩格斯导师与马克思导师共同擎起的科学社会主义火炬,不仅照亮了欧洲大陆被压迫者的觉醒之路,更在遥远东方的地平线上点燃了希望之光。《共产党宣言》的真理之声响彻寰宇,剩余价值理论撕破了资本主义伪善的面纱,唯物史观为我们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提供了金钥匙。尤其宝贵的是,正如刚才霍尔特先生指出的,两位革命导师的学说,不是书斋里的空谈,而是指导亿万劳动者打破锁链的行动纲领。

恩格斯导师始终保持着战士般的清醒。当资本主义世界用“永久繁荣”的谎言麻痹无产阶级时,是他以《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的铁证揭露血淋淋的剥削本质;当机会主义者妄图篡改革命理论时,是他以《反杜林论》的锐利锋芒扞卫马克思主义纯洁性。即使在马克思导师逝世后,他仍然以惊人的毅力整理完成《资本论》第二、三卷,让真理的火炬永远熊熊燃烧。

如今,在大家可能还不熟悉与了解的遥远的东方,中国的劳动人民正在承受西方帝国主义和本土封建主义的双重剥削与压迫,我们更加深刻体会到恩格斯导师关于东方社会发展的远见卓识。他晚年对俄国村社制度的研究,对东方国家跨越“卡夫丁峡谷”可能性的探讨,有望在我们这个古老而新生的东方大国得到创造性实践。

(注:“跨越‘卡夫丁峡谷’”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隐喻,源于列宁对俄国革命道路的思考,后被广泛用于讨论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这一概念的核心是探讨:在缺乏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条件下,能否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并完成现代化任务?“卡夫丁峡谷”的典故出自古罗马历史:公元前321年,罗马军队在卡夫丁峡谷(caudine forks)被萨莫奈人包围,被迫放下武器、屈辱通过敌军设置的“轭门”(一种羞辱性仪式)。此后,“卡夫丁峡谷”被比喻为重大挫折或必须经历的苦难关卡)

从比亚里士多德还要早诞生一个半世纪的中国的先贤孔子提出“天下为公,礼运大同”这一崇高的理想时起,中国人民为实现这一目标,进行了约2400年的抗争与探索。随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我们看到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与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水乳交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前景。

恩格斯导师的逝世,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失去了一位最忠诚的战士。但我们坚信,他毕生奋斗的事业必将在东方大地绽放新的光芒。斯人已逝,功业永存。今天,导师众多的革命同路人聚集于此,不但是为了缅怀导师的功绩,更是为了继承他的事业!我们有幸斯逢盛会,并愿加入诸位的队伍,为共同的理想携手前行。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恩格斯永垂不朽!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万岁!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