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数风流人物还看前世与今朝 > 第150章 道家哲学与世界大同

第150章 道家哲学与世界大同

,为何《创世纪》未载?难道‘分开陆地与海洋’的圣言另有隐喻……17世纪英国主教乌舍尔(james ussher)根据《圣经》推算地球诞生于公元前4004年,即年龄约6000年,莫非真的是错的?果然如同前年物理学家开尔文勋爵(lord kelvin)通过热力学方法计算得出的2400万年?”。看来安德鲁还是一位身在中国、心怀天下、关注科学、与时俱进的传教士。

!乔玛用放大镜细察地图边缘,喃喃道,“非洲与南美的片麻岩带……我在祁连山也见过类似走向!但动力机制呢?”突然抓住王月生手腕,“您是否见过西藏的蛇绿岩套?那是古海洋的残骸!我们需要联合发表论文,就叫《欧亚大陆的缝合线》!”

王月生道“我认为对于我们这个世界本源的探索,在地理学领域,目前通过对地图上主要大陆形态契合的拼图只是革命性发现的一个缘起,若想打开突破的缺口,至少还要做以下几件事:

1、从地质学的角度论证几块大陆之间的地质构造是否具有连续性。可以初步从分布在几块大陆上的重要山脉和高原在构造和岩石类型上是否具有相似性,岩石年龄和成分是否一致以表明它们曾属于同一地质单元;

2、从生物学的角度研究不同大陆的生物化石是否存在关联;

3、从气候学的角度,通过研究不同大陆的冰川沉积物、煤层、珊瑚礁等具有鲜明温度带特征的现象或者遗存,判断大陆位置是否曾发生过剧烈变化”。

顿了顿,王月生又说,“但以上三点如果得到趋同性的答案,也只是说明大陆漂移学说,哦,这个是我个人不规范的起名,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我认为在其后,至少要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将大陆边缘,尤其是大陆架边缘,而非现代海岸线,进行几何拟合、形态匹配,并请数学家帮助优化大陆的拼合角度和位置;”

突然,科兹洛夫举手问道,“抱歉打断您一下,请问什么是大陆架?”

“哦,大陆架是我个人的一个假设。鉴于1872-1876年的“挑战者号”环球科考首次系统测绘了海底地形,发现大陆边缘存在浅水区。我个人认为有可能存在一个大陆架(continental shelf),即大陆沿岸土地在海面下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通常从海岸线开始,逐渐向海洋倾斜,直至坡度显着增加的大陆坡开始。大陆架是大陆与深海平原之间的过渡地带。大陆架的概念是否成立是大陆漂移学说是否成立的前提”。见几人点头表示理解,王月生继续道:

“2,对齐地质构造线,匹配山脉、断裂带和岩石层。正如刚才乔玛先生所说的那个缝合线;

3、利用古地磁学重建古大陆。岩石中磁性矿物的定向记录古地磁极位置,通过测量不同大陆的岩石磁性,可推断其古纬度。测定各大陆岩石的古地磁极位置,将大陆“旋转”至同一古纬度,使地磁极对齐;

4、验证生物与气候证据,确保化石和冰川遗迹在拼合后处于合理气候带”。

乔玛击节赞赏道“我之前看到先生对促进生物学发展的建议还只是具体到设备和具体操作层面,但已经感觉到思路开阔想法深邃,大胆求先生指点地理学的突破方向,没想到先生已经上升到用如此高的视角和动用不同学科的整个知识体系用来综合性研究的层次了。我学识浅薄,不敢攀附先生的伟大设想的发现之功,但是希望能有幸在完成目前委托的业务后,按照先生的思路,先去西藏地方进行相关的踏勘”。

科兹洛夫也道,“我愿用自己的探险经验帮助乔玛完成对先生理论的第一次针对性实地考察验证工作”。乔玛热情地把手伸了过去,与科兹洛夫基情满满地握紧。

王月生苦笑道“二位先生都过奖了。现在正是世界科技突飞猛进、一日千里的黄金时代。我们有幸生于此时,如果能够利用自己各自的知识和能力为人类科学的进步的阶梯搭起一级台阶,自然是我们的荣幸。哪怕我们是向后人证明此路不通,也是咱们勇气的奉献精神的证明。我十分高兴与二位共事”。说完,将手也搭了上去。

想了一下,又建议道“不过二位都去了现场工作,我本人科学造诣其实十分有限,而且现在我祖国的情况大家都了解,没有进行相关研究的环境和基础。我个人建议”,他本想拉这个理论的实际创立者阿尔弗雷德·魏格纳进来,因为他并不想贪他人之功为己有,最多是蹭个热度捞点好处,正如搭车汤姆逊“发现”电子一般。但他心中快速回忆了一下这位魏格纳,发现他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