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于己的敌军。
"太子殿下的箭术,的确精妙。"沈墨书突然轻笑,笔尖蘸满灵泉,眼中闪过一丝嘲讽,"只是不知,这箭可曾射向真正的敌人?"他挥毫写下:"金鞍白马猎春风,血染荒原意未穷。何不解弓扶社稷,却教百姓叹途穷。"诗句化作金光,直冲画中太子,将其衣袍染成血色。仿佛在质问,在这国家危难之际,太子为何只顾自己享乐,而不顾百姓死活。
!太子暴跳如雷,正要下令抓人,柳文远却朗声道:"且慢!老身也有一图,请二位赋诗。"他展开一幅素绢,上面只画着半轮残月下的孤舟,四周是茫茫江水,显得孤寂而凄凉。沈墨书率先落笔,笔锋苍劲有力:"孤舟载尽人间苦,冷月照残天下寒。愿借长风济沧海,重开日月换新天。"诗句中蕴含的浩然正气,如同一股暖流,流淌在每个人心中,让在场众人热血沸腾。
太子咬着牙写下:"孤舟独钓寒江雪,不问苍生问鬼神。"字迹虽工整,却透着一股阴冷之气,尽显其自私自利的本性。柳文远摇头叹息:"沈先生之诗,心怀天下;太子之诗,满是私欲。胜负已分。"
"不可能!"太子突然掏出圣旨,脸上露出疯狂的神色,"本殿奉父皇旨意,宣布此次诗词大会...无效!"他话音未落,沈墨书突然展开一卷《万民书》,上面密密麻麻按满了百姓的血手印:"太子勾结暗阁,私通外敌,致使民不聊生!这才是真正的圣意!"
原来,谢无咎早已买通宫中内线,收集了太子谋逆的罪证,并呈给了皇帝。就在此时,皇宫方向传来钟声,一队禁军闯入梅园,为首将领高举圣旨:"太子谋逆,即刻收押!"太子脸色惨白,瘫倒在地,眼中满是恐惧与不甘。
沈墨书望着被带走的太子,转身面向台下学子。他取出沈家门徽——刻着"墨守苍生"的狼毫笔,高声道:"今日之胜,非我一人之功,而是天下苍生之胜!我们手中的笔,不是粉饰太平的工具,而是刺破黑暗的利刃!"
梅园内,千名学子齐声诵读沈墨书的诗句,声震云霄。那声音,仿佛是正义的呐喊,是对光明的渴望。沈墨书望向清河镇的方向,将桃花香囊贴在心口。这场诗词大会,表面是笔墨之争,实则是正义与邪恶的较量。而他知道,用文字守护苍生的路,才刚刚开始。夜色渐深,文渊书院的宫灯依旧明亮,宛如点点星火,照亮大胤朝的漫漫前路,也照亮了每一个心怀正义之人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