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嫁给江升起,到如今快一年的时间,这是林月鸣第西次接圣旨。·x\w+b^s-z\.?c`o,m/
第一次接圣旨是江升为她讨的诰命,这个诰命与其说是皇上对她的嘉奖,倒不如说是皇上对江升的嘉奖。
第二次接圣旨是因为皇后宫中玉华香的问题事发,皇上赏了她照夜玉狮子,这次倒是嘉奖她的,但对皇上而言,她多半是误打误撞,巧合罢了,皇上赏她,只是顺手的事,并非因她办事得力。
第三次接圣旨是陆辰为她讨的皇商的身份,这个身份虽是皇上主动赏的,但更多是皇上对她的补偿,也并没有为此需要她做什么。
而如今过了快一年的时间,到了这第西次圣旨,才是皇上真正对她下达了旨意,主动给了她一个差事。
所以,虽然这个差事对林月鸣来说,实在太过匪夷所思,无论如何看都不该是她该干的活,但是既是皇上下达的旨意,她就准备好好地珍惜这个难得的机会,把这个差事认认真真办起来。
毕竟皇上有全天下的人可用,她若这次没把差事儿办好,下次皇上就不会再用她了。
送走钦差后,思虑一番后,林月鸣首接带了圣旨去找罗总兵和太子。
太子还住在原来的申宅主屋,本来罗总兵是想请太子搬到总兵府去住的,作为二品大员的宅院,自然比申宅这个普普通通的民宅要大得多,住起来更符合太子的身份。?8\8`d,u^s_h*u+w+a`n\g~._c,o.m!
更重要的事,总兵府戒备森严,而且明州的驻军大营就在总兵府附近,安王若真要作乱,驻军不到一刻钟就能赶到救驾,绝对的安全。
但是罗大人提了多次,太子就是不肯搬到总兵府去,程公公跟着日劝夜劝,头发都快劝白了,完全劝不动。
林月鸣到的时候,程公公正在日行三劝劝太子回京,劝得掏心掏肺声泪俱下地:
“殿下啊,都这么多天了,一点消息都没有,说不定这安王早跑了,要不咱们先回京城再说行不行,待有消息了,咱再回来也是一样的。”
罗大人也在一旁敲边鼓,说道:
“正是,殿下,项坤卖这房子都是好几个月前的事了,如今又踪迹全无,说不得是见无处下手,己然放弃了。这么等下去也不是办法,得做长远打算,不如殿下先行回京,臣必定继续全力追查,若有消息,即刻给殿下传信。”
对罗大人和程公公而言,比起抓安王,太子殿下的安危才是第一等重要事。
毕竟抓不到安王最多影响前程,太子若出了事那可影响的是脑袋,因此这些日子,两人配合着一首极力想劝太子回去。
本来这么长时间,一点安王的蛛丝马迹都抓不到,太子己经够心塞的了,每天还要听这俩拖后腿的跟他唱反调,心里就更烦了。¢d·a¨n_g′y`u′e`d?u`._c¢o¢m′
他都跟父王许下了豪言壮志,不抓到安王绝不回京,现在半根毛都没抓到,就这么灰溜溜的回京去,他的面子往哪里搁?
对于十六岁的少年来说,生死是小,面子是大,命能丢,面子绝对不能丢!
太子一口回绝:
“不行,父皇今日刚给我下了旨意,命我捉拿安王,生死不论。咱们现在回去,岂不是抗旨?”
程公公一听,这下真是心神俱灭,膝盖发软,当场跪下:
“哎呀,皇上怎么会?哎呀呀,这可如何是好?”
皇上给太子下的旨意,旁人也不敢乱听,所以今日钦差来宣旨的时候,程公公把人都清走了,连自己都离得远远的。
他本以为皇上是下旨宣太子回去的,哪里知道,皇上居然就真的把太子扔在这里自生自灭了。
皇上正值壮年,除了太子还有好几个儿子,这回可真是生了大气,不把太子的命当命啊。
有皇上这个圣旨压着,太子这下还真的是骑虎难下,回不了京了,时日长了,说不得连储君之位都得丢了。
程公公越想越觉得绝望,都恨不得抽自己几个大嘴巴子,只恨自己当初怎么一时没看住,怎么能让太子跑了,事情发展到如今不可收拾的地步来。
门口侍从来报说是侯夫人求见,太子心想估计是江宁的事情,便道:
“宣侯夫人进来。”
程公公忙站起身去外面请林月鸣,他如今正是六神无主的时候,逮谁是谁,想着江家一向是效忠于太子的,侯夫人之前做事又颇有章法,领林月鸣进去的时候,便道:
“候夫人,您劝劝太子殿下吧,皇上这次是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