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权为本。”子楚答道。
吕不韦沉思片刻后摇头:“是,但不完全正确。”
“何为国本……老生常谈了。”
子楚继续说道:“儒家教导寡人以仁治国,法家主张以法治国,兵家强调以武安邦,道家则提倡无为而治……”
“百家学说无法统一,纵使大王与臣也难以说清,成蛟年幼,答得不全也是情理之中。”吕不韦认真地说。
“正是如此,但寡人今日听到了另一种说法。”子楚说。
“哦?”
“以民为本。”子楚说道。
“民?”
吕不韦皱眉。
“得民心者得天下。”
“君如舟,民似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子楚缓缓念道。
吕不韦沉思良久,随后说道:“此论精妙,比起以仁治国或以法治国,它触及更深层面,更贴近事物的本质,只是稍显宽泛,若能有更详细的阐释则更好。”
“确实如此。”子楚点头附和。
“这是谁提出的?”吕不韦问。
子楚抬手一指,示意吕不韦看向池塘对面。
吕不韦顺着望去,只见对面的水榭里,成蛟正发呆,魏磬在看书,而吴巨似乎在悠闲地打盹。
吕不韦一脸惊讶:“竟然是吴巨?”
“没错。”子楚确认道。
吕不韦颇为疑惑:“他竟然对治国也有这般深刻的理解?”
他不得不重新评估吴巨这个人。一直以来,吕不韦认为吴巨不过是位医者,擅长医术,还写过《水调歌头》和《将进酒》,显示出极高的文学造诣,同时他酿造的烧刀子也表明他可能具备工匠才华。
我以为你只是个医生,没想到你还精通治国之道?
吕不韦再次思索“以民为本”的理念,越想越觉其深意无穷。
!“吕不韦,你觉得如何才能让吴巨这样的贤才助力我秦国?”子楚轻抚下巴。
一直以来,吴巨对秦国抱持友好态度,却始终没有更进一步的表示,这让子楚和吕不韦等人十分苦恼。要知道,若是能吸引到一位名家加入,那将带来诸多益处。
就当前而言,齐国最受诸子百家欢迎,儒家立足齐鲁,兵家与齐王室交好,阴阳家的邹衍也曾是稷下学宫的重要人物。
而秦国,则不太受诸子百家青睐。
除法家外,其余各派对秦国都兴趣缺缺。
不过秦国对此已习以为常,毕竟他们几乎与天下为敌。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需要百家的支持!
“争取吴巨并非易事,切勿急于求成,保持现状未必不好。”吕不韦摊手说道,对这一问题也感到无计可施。
“也只能这样了。”子楚无奈叹息。
对了。
“吕不韦,寡人有个任务交给你。”
“大王请吩咐。”
“替寡人向吴巨讨两幅字,一幅写‘得民心者得天下’,另一幅写‘君为舟,民为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寡人打算挂在章台宫里。”子楚严肃地说完,便站起身离开。
留下吕不韦独自瞪着眼睛,这该如何向吴巨开口?
……
另一边,成蛟愣了一会儿,忽然对吴巨说:“吴师,我觉得我不太适合当太子。”
“为何这么想?”吴巨漫不经心地问。
“我不喜欢这个位置,也没有能力胜任。”成蛟回答。
“可是有人硬要将你推上去。”
吴巨摇头:“这就是王室子弟的命运,身不由己,尤其年幼时,一举一动都 ** 控。”
“唉……”
成蛟叹气,垂头丧气,情绪低落。
吴巨沉默。
他也很困惑,在秦国的这场太子争夺战中,他不知该支持嬴政还是成蛟,或者保持中立。
然而中立对他毫无好处,对成蛟也无意义。
任由成蛟被逐步诱导,结局注定是历史上的那场叛乱。
他所能做的,就是让成蛟具备 ** 思考的能力,避免太子之位成为他的执念,也不让他沦为韩国外戚的玩物。
第77章 造纸术大功告成
成蛟到中午吃饭时,也没完成那首词。
这自然与吴巨有关,一番谈话让成蛟心神不宁。
此刻,成蛟满脑子都是那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同时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