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为了抄古诗词,我把历史写成小说 > 第35章 苏轼、陆游、辛弃疾

第35章 苏轼、陆游、辛弃疾

第三十五章,苏轼、陆游、辛弃疾

【北宋大观八年,汴梁城一片繁华热闹的景象。·丸?夲~鰰,颤¢ ¨冕′费.阅_黩?】

【而在三年之后,天倾地覆,这里又将沦为最可怕的人间地狱。】

【但现在,大宋还是一片欣欣向荣,繁花似锦的盛世。】

【远在扬州郊外大庆集的苏轼,此时才十二岁,正带着一群七八岁的小孩童四处玩耍,撵狗捉鸡,上树下河,好不快活。】

【苏家本是官宦人家,奈何家道中落,苏家老爷又早逝,苏夫人一手撑起了苏家的家业,带大了三个孩子。】

【就算家道中落了,那也是有良田几百亩,佃户几十家,庄园两个,奴仆数十人的地主之家,只是没了官场上的助力罢了。】

【六月中旬的一天,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饭,大哥苏辙突然说道:“母亲,七夕快到了,当天扬州府会举行诗会,我想去参加,见见世面。”】

【苏老夫人脸色微变,竟带着些许怒意:“老大,秋闱在即,你还有心思去参加什么诗会?别以为娘不知道,那诗会是什么目的,你太令我失望了!”】

【苏辙连忙站起身,惶恐道:“母亲息怒,儿子并没有其他想法。”】

【苏老夫人见状,脸色倒是缓和了许多,轻叹一声,似要哭泣:“老大,咱们老苏家,已经有三代未中过进士了。娘辛辛苦苦打理着家中产业,就指望着你能中了进士,挑起担子。不然,只怕咱们现有的这些田地商铺,都保不住啊!”】

【苏辙连忙道:“母亲放心,孩儿一定……一定全力以赴,定不叫母亲失望!”】

【苏老夫人又道:“老大,你是个好孩子,娘都知道,书院的先生也夸你文章锦绣。儿女情长之事,等你到了汴梁,高中进士之后,再做打算不迟!”】

【老大苏辙,现年已经十六岁了,是十里八乡有名的青年才俊。-暁*说_C,M-S. *已_发!布,罪^薪+蟑^結`他聪颖好学,礼貌恭谦,相貌堂堂,腹有诗书。】

【母亲已经好几次暗示过了,苏辙早已明白母亲的想法,就指望着自己考上进士,在汴梁找个合适的人家,为自己以后的仕途能提供助力。】

【对于母亲的打算,苏辙也并不反感。娶妻娶贤,想必那些高门贵女家教一定不错,成亲之后,后宅的事也能处理的井井有条,这对苏辙来说,当然是好事。】

【苏辙见母亲误会了自己,解释道:“母亲,七夕的诗会确实有不少女眷,也确实有男女相看的意思,但儿子真的没有那个想法。听闻此次诗会,不仅扬州府知府、通判等大小官员都会前往,甚至还有文坛领袖司马先生莅临,若是到时能得司马先生垂青,哪怕只是一句夸赞,对将来也是大有裨益的!”】

【苏老夫人坐直了身子,惊忙问道:“确有此事?”】

【苏辙点头应是,苏老夫人立马改口道:“那你必须要去,还要早早做准备才行,多写几首诗,到时候呈给那位司马先生看!”】

【苏辙笑笑,自己有什么能耐,能把诗呈到司马先生的面前啊?这次去,也不过是碰碰运气罢了,但和母亲也没法讲这些,便道:“我已将最近所作的诗词和文章整理了几篇。”】

【苏老夫人又叮嘱了几句,然后转头看向埋头吃饭的老二苏轼,忽然道:“能不能把老二也带过去,让他见见世面?”】

【苏轼抬起头,碗里的饭菜已经吃了个精光,笑问道:“哥,诗会好玩吗?”】

【苏辙看着这个弟弟,眼神中满是疼爱:“如果你会写诗的话,那还是挺好玩的!”】

【苏轼开心了:“写诗,我会啊!写诗太简单了!”】

【苏老夫人嗔笑道:“还太简单了,说大话不知道闪了舌头!每天没个正行,你要是有你大哥一般用功读书,娘就烧高香了!”】

【苏轼反驳道:“娘,我那不是在玩,是在演练排兵布阵呢!”】

【苏辙揉揉他的头笑道:“还是要把读书抓紧些才对,只要中了进士,提了差遣,到时候会有真正的士兵让你操练的!”】

【苏辙又转过头对苏老夫人道:“二弟也就是顽皮了些,不过他聪慧异常,比我这个大哥可强多了,母亲也莫要担心。′看_书~君^ `更.辛,罪+全.”】

【苏老夫人道:“聪明有什么用,不用功读书,再聪明也只能做个吏!”】

【苏轼气道:“那些书都太简单了,有什么好读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