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让你去混编制,你把警花拐跑了? > 第34章 范围再次缩小。

第34章 范围再次缩小。

赵启明再次快速检索,很快调出了一系列老旧工业建筑的设计图纸和资料。

“找到了!”赵启明指着其中一张图纸,“这种大跨度的拱形承重梁结构,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的一些特定工业建筑中比较流行!”

“特别是化工厂、精炼厂这类企业的中央控制室或者级别较高的办公区域!”

“因为这种拱形结构能够更好地承受和分散可能发生的意外爆炸所产生的横向冲击力!”

“化工厂?”王然眼睛一亮。

“窗户。”苏御霖的目光又移到了视频画面边缘,那里只露出了窗户的一小角。

“虽然只是一小部分,但能看出窗户顶部也是带有弧度的,和天花板的拱形结构相呼应。”

“窗框是金属材质,看反光质感,很可能是铝合金。”

林忆菲迅速将这些特征输入分析系统。

“根据可见部分的比例和弧度推算,这应该是典型的工业安全窗!”她很快得出了结论。

“这种窗户通常采用双层或夹胶防爆玻璃,金属窗框也是加固设计,主要目的就是在发生爆炸或者强冲击时,最大限度地减少玻璃碎片飞溅伤人。”

苏御霖点了点头,思路越来越清晰。

“所以,”他转身面向白板,再次拿起马克笔,“我们现在要找的,是一个具有以下特征的建筑:”

他将刚才的发现逐一补充到“潜在藏匿点特征”下:

【建筑结构】:采用拱形钢筋混凝土承重梁(常见于90年代初化工厂控制室/高级办公区)。

【门窗特征】:配套使用拱顶高窗,金属窗框(推测为铝合金),具备工业安全防爆特性。

【综合推测】:目标极有可能是一座废弃或半废弃的【化工厂】。

白板上的信息越来越具体,绑匪藏匿点的轮廓,己经从一片模糊变得逐渐清晰起来。

指挥中心里的气氛,似乎也随着这些不断增加的线索,变得越来越活跃了。

但新的问题又来了。

林城及其周边,符合这些条件的废弃化工厂,虽然不像普通厂房那么多,但也绝不在少数。

“苏哥……”王然看着白板上“化工厂”三个字,忍不住问道,“那我们下一步……”

苏御霖没有立刻回答,他放下笔,转而问道:

“许芷若失踪前,最后确认出现的位置是哪里?”

这个问题似乎与寻找化工厂无关,但王然还是立刻查阅了卷宗资料。

“根据她助理的证词,最后一次见到她,是在城东星辉酒店的慈善晚宴结束时,时间大概是晚上10点45分左右。”

“之后,司机老陈开车送她回家,在半路上遭遇了伏击绑架。”

“从城东星辉酒店,到我们初步筛选出的几个老工业区,大概需要多少时间?”苏御霖追问。

赵启明迅速调出电子地图,进行路线和实时路况模拟。

“到北郊工业区,不堵车的情况下,大约需要1小时50分钟。”

“到西区工业园,大约需要1小时。”

“到东郊那个老工业区……”赵启明的手指在屏幕上一点,“只需要大概20分钟。”

苏御霖的眼睛亮了一下。

“绑架发生在晚上11点之后。”

“绑匪需要时间制服司机、控制许芷若,并将她转移到事先准备好的车辆或地点。”

“这个过程,不可能太快。”

“如果他们选择距离最远的北郊或西区工业园,路上就要花费近一个到两个小时,再加上转移和隐藏的时间,风险太高,也太耽误时间。”

他走到白板前,在“潜在藏匿点特征”的最后,重重地写下了一行字:

【时间/地点吻合度】:【东郊老工业区】可能性最高,优先排查!

所有的线索,最终都指向了同一个区域。

东郊老工业区!

那里曾经是林城辉煌一时的重工业基地,遍布着大大小小的工厂,其中就不乏几家大型的化工厂。

后来随着城市发展和产业升级,大部分工厂或搬迁或倒闭,留下大片废弃的厂房和荒地。

虽然范围大大缩小,但要在偌大的东郊老工业区里,找到那个符合所有特征的、藏着人质的废弃化工厂,依旧如同大海捞针。

而且,时间只剩下不到六十个小时了。

苏御霖看着白板上的最终指向,眼神锐利。

“所有人听指挥!”

他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