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仓里的月光被云影遮住一半,苏若雪指尖的信纸在阴影里泛着青灰。?k*s·y/x\s^w′.*c!o*m_
顾承砚能听见她喉结滚动的轻响,比外头逐渐逼近的脚步声更清晰——那是压抑了二十年的哽咽,在纸页摩擦声里裂开细缝。
\"我不是叛徒,也不是烈士......\"她念到这里突然顿住,睫毛剧烈颤动,像被风吹乱的蝶翼。
信纸边缘被她攥出褶皱,最开始那句\"当你看到这封信时\"的墨迹有些晕染,像是落过泪。
顾承砚瞥见她颈间的翡翠坠子随着呼吸轻晃,和照片里火海中那半块裂痕严丝合缝,后槽牙咬得发酸——原来三年前的火不是意外,原来苏若雪从小戴的坠子,是母亲用命换的信物。
\"若雪。\"他轻声唤她,想碰她手背又收回手。
货仓地面的碎玻璃硌着他后脚跟,像提醒他此刻不是能心软的时候——外头青鸢的手下正撞开第三道木门,沈清澜的枪声已经停了,要么逃脱要么被俘,而他们面前这个自称夜枭的老者,袖口还沾着方才打斗时的血渍。
苏若雪却像没听见。
她继续往下读,声音越来越轻,却带着种破茧般的锐:\"曙光行动......建立民间情报网......保护民族工业......\"最后几个字几乎是从喉咙里挤出来的,尾音发颤,\"妈她......她藏了这么久,就为这个?\"
夜枭的背始终挺得笔直。
他站在离两人三步远的阴影里,藏青长衫下摆还滴着血——顾承砚这才注意到,老者左肋有道刀伤,血正顺着衣料渗进青砖缝,在地上洇出暗红的花。\"你母亲用十年时间,在日商、租界、帮派的眼皮子底下,攒了三十七个联络点。\"他声音像老榆木敲出来的,带着岁月磨出的钝响,\"但三年前顾家绸庄那场火,烧了十二本账本,十七个联络人......\"
\"是你放的火?\"顾承砚突然插话。
他捡起的那张照片还攥在掌心,火海里的背影与老者重叠的瞬间,后颈的寒毛全竖起来了。
夜枭转头看他,月光刚好掠过他眼角的刀疤。
那道疤从眉骨斜贯到下颌,把左脸分成明暗两半:\"顾家绸庄是林芷兰的第一个联络点。
火是松本商会的人放的,我只来得及抢出半本账本。\"他指节叩了叩苏若雪手里的信,\"你现在读的,是她用最后半本账本换的命。\"
苏若雪突然抓住顾承砚的手腕。
她的指甲几乎要掐进他肉里,凉得像块冰:\"信里说......说我周岁那年,她抱着我在码头等船,是你把我们推进黄包车。\"她抬头看夜枭,眼里有团顾承砚从未见过的火,\"你说过会护着我们,可后来为什么再也没出现?\"
\"因为松本商会的人追着你们到了苏州。.k¨a*n′s~h¨u+q+u′n?.¢c,o?m/\"夜枭伸手,似乎想碰她发顶,又在半空顿住。
他掌心的老茧在月光下泛着白,确实像被刀锋磨的,\"我杀了三个跟踪的,在你家院墙上留了暗号。
可你母亲说,要断尾求生。\"他喉结动了动,\"她把你托付给苏家那天,在我手心里塞了块翡翠——就是你现在戴着的。
她说,等你能看懂信里的密码,就是该重启计划的时候。\"
顾承砚的太阳穴突突跳起来。
他想起苏若雪总说这坠子是苏家外婆留下的,想起她每次翻账册时,手指总会不自觉摩挲坠子边缘——原来那不是习惯,是母亲藏在翡翠里的摩斯密码。
他低头看她,她睫毛上挂着泪,却没让眼泪掉下来,只是把信纸往胸口按得更紧:\"密码?
信里没有......\"
\"在火漆印里。\"夜枭从怀里摸出根银簪,轻轻挑开信纸背面。
顾承砚这才发现,原本平整的信纸上,用柠檬汁写着密密麻麻的小字,在银簪划过的地方渐渐显影——是联络点地址,是日商收买的买办名单,最底下还有行血字:\"砚台藏钥,承君一诺\"。
\"砚台?\"苏若雪猛地抬头,\"顾家老宅西厢房的端砚?\"
顾承砚浑身一震。
他想起穿越后整理原主遗物时,那方被丢在杂物间的端砚,砚底刻着\"承砚\"二字,当时只当是原主的私印。
原来\"砚台藏钥\"不是指砚台本身,是原主名字里的\"砚\",是他穿越后继承的身份,是林芷兰用最后半条命布的局。
外头突然传来玻璃碎裂声。
青鸢的手下已经摸到货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