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面上也开始泛起水波,河沿上的人有感觉,河边小船上的人们感受更深,等着的人喧闹起来
“来了,来了。,我.的^书!城~ +更!新·最\全^”
“听声儿也就半里了。”
大人小孩都往河口处翘首以盼,许青峰和许铃铛也一样。
就听见震声越来越近,渐渐变成清晰的锣鼓声,铃铛眼睛睁的圆圆,就看见,远远的驶来一艘长长的,比平日里看见的船都高,都宽的船,上面人影绰绰。
离近了,龙舟出现在人们眼前,上面都是头扎红巾的壮汉,两侧的卖力划桨,中间的在敲鼓击锣,船头还有一位,在引颈高歌,但是许铃铛一句都没有听懂。
路过这片热闹的围观人群时,就像是在炫耀,也是在回应,龙舟上的锣鼓声,和歌声更响亮了,引起人们的欢呼。
龙舟从河上的公道划过,上面有人从盆中抓一把粗米撒入梦仙河。
龙舟每过一道城中主河,都会沿河撒下粗米,既有祭祀先人的意义,又有祈福毒月留情留念,盼秋日粮食丰登的祝福。
人群中也有人跟着高歌,这可真热闹啊,真有感染力,许铃铛问郑梦拾“爹爹,他们唱的是什么?”
“他们唱的是古老的语言,意在祈求江水安宁。·完/本`神,站^ -更_新!最*全?”
“哦。”铃铛的小脑袋点了点。
龙舟划过,往更远的河尾划去,引起更远处的欢呼,这些龙舟要经过江宁的主要河道,它们最终会在江口码头汇集。
人群渐渐散去,许家又迎来一波生意,想买点点心回家的,刚才吃了好吃又有余钱买的,刚才没吃上看别人吃了想吃的。
许外公和许外婆带着两个孩子先回去了。
临走嘱咐女儿女婿“梦拾,金枝啊,卖完这波就把店先关上吧,咱家今天有的忙呢。”
“行,爹,我们知道了。”
许家老两口把两个孩子带回院子,就让他们自己去玩了“青峰,看着点妹妹,带妹妹去喂喂兔子,不要去看鸡,担心被啄了。”
“好!”
许外婆找出家里的大扫帚,许外公去隔壁院子不是甜水井的水井打了一桶水,又不吃,用不着甜水。
前边郑梦拾和许金枝送走最后一位客人,拿出‘闭店’的木牌往窗外一挂,锁上窗户,回到院子,就见爹娘己经在动作了。
“可得好好收拾,金枝,你别累着,你去给两个孩子找着夏天穿的衣裳。\e^x?i·a?o`s,.-c-o!m?”
“梦拾,咱爷俩拿这扫帚开工。”
“好嘞,娘,我来,您帮我去那边院子晾台上收一下花。”
一家子分工合作,劳动起来。
进入五月,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屋子,看看有没有过冬的虫子窝留下,要是有藏着的,要赶紧消灭,不然天气热了,虫子活跃了,繁衍起来,那家里可就麻烦了。
更何况雨季就要来了,这雨可跟蒙蒙的春雨不是一个概念,空气里可潮了,入夏要穿的衣服需要找出来,趁着太阳好的时候晾晒。
“梦拾啊,我给你收起来了,干的差不多了,放到晾房,以免再返潮。”
“行,辛苦娘。”
“你趁着雨没来呢,再去买一批花吧,咱放晾房里存着,慢慢卖。”许老太太提醒。
“对啊,娘,救了大命了!”郑梦拾如梦初醒,一拍脑袋,他之前光想着花现买就行,怎么忘了果园,花圃里的植物都是露天的。
花瓣娇嫩,等下了雨,被雨水一打,还能剩下什么。
“我明儿就去。”郑梦拾果断决定。
“老婆子,把咱的雨具都找出来,看看伞破了没,我的蓑衣和斗笠还结实不。”
“放心,我给你把拐杖都找出来了,都还结实着呢。”许老太太逗老头儿。
去年老头子下雨天出去钓鱼,不听劝,非说下雨天河面上边儿鱼多,出去就踩青苔上把脚扭了,拄了十来天拐杖,还好没留下病根。
老婆子揭自己的短,许老爷子有些急了“今年肯定不出去了,这怎么还说呢。”
“哈哈哈哈,铃铛,你外公急了。”许外婆笑的开心,和小外孙女念叨。
许铃铛看着外公外婆,点点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铃铛家里有两个大宝贝。
许金枝把家里人的夏装挂出来晾晒,不然都压在衣箱里,穿的时候会有潮味儿。
都收拾清了,还有些时间,家里开始数铜板,西月份己经盘过一次,只有西月底到端午这几天的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