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指挥官投降时上缴的手枪。
这位让敌人闻风丧胆的副师长,此刻选择战略性沉默。
"谢云舟!"徐小小打累了,把鸡毛掸子往他手里一塞,"轮到你了!"
谢云舟看着两个儿子泪汪汪的眼睛。突然就很好奇他们的材料哪来的。
突然蹲下身,压低声音问:"染料哪来的?"
"炊事班李叔叔给的..."谢予安抽抽搭搭地说。
"二踢脚呢?"
"警卫连张班长给的..."谢予宁抹着鼻涕补充。
谢云舟点点头,突然抄起鸡毛掸子——"啪"地抽在茶几上:"好!有本事发展内线了!明天开始,每天五公里!俯卧撑一百个!"
徐小小扶额。瞧瞧~这装模作样的样子,有本事打娃身上啊!谁让你打茶机上了…你给的这哪是惩罚?分明是特训!
当晚,谢家飘出红烧肉的香味。
挨完打的兄弟俩吃着嘴里的炒白菜,看着红烧肉偷偷流口水。
谢云舟偷偷往他们碗里夹肉时,被徐小小一筷子打在手背上。
"慈父多败儿!"
谢云舟笑了笑,忽然正色道:"小子们,记住。打仗要动脑子,搞破坏也要有技术含量。"
他指了指自己太阳穴,"下回再被抓住,别说是我谢云舟的儿子!"
窗外,大院的喇叭正播放着边境战况。树上的知了叫得更响了,仿佛在预告——这个夏天,谢家兄弟的"战争"才刚刚开始。
导弹危机(面粉版)
后勤处新到了一批特供精面粉,谢予安偷听到父亲说"比越军缴获的美式装备还金贵",当即决定实施"战略物资截获行动"。
两兄弟趁夜溜进仓库,用面粉在操场上排出巨型军事地图,还拿扫帚杆当导弹,插出"中越边境线"。
第二天晨练的官兵们集体傻眼——整个操场变成雪白的沙盘,中央赫然用酱油写着"收复老山指日可待"!?
徐小小赔了钱,道了歉,揪住这两个崽子就是一顿竹笋炒肉,完了让两个崽子写了两份检讨书。
战地医疗乌龙?
徐小小带回家一套废弃注射器,准备交给医院回收。
谢予宁偷拿了两支,在院里组织"战地救护演习"。
当政治部张参谋的女儿哭着回家,胳膊上贴着歪歪扭扭的"伤员标签"时,张参谋差点掏枪——那标签是用徐小小的口红写的,而"注射训练"用的是谢云舟珍藏的茅台!
当晚,谢家传出混合着几国语言咒骂的军令声,邻居们数着徐小小摔了西个茶杯,谢云舟罚儿子们举着搪瓷脸盆在院里站到月亮爬过白杨树梢。?
外交照会事件?
法国军事代表团来访,徐小小负责接待。
谢予安听说"要展示中国儿童精神面貌",带着大院的孩子们在欢迎仪式上表演自编话剧《活捉黎笋》。
当十岁的"黎笋"(裹着床单的谢予宁)被"解放军"(披着军毯的孩子们)按倒在红地毯上时,法国武官笑得差点呛到白兰地。
徐小小用三分钟即兴演讲挽尊:"孩子们用天真诠释了正义必胜的真理。"
转身就把俩儿子塞进吉普车——车窗里飞出谢予安最后的抗议:"爸!你说过实战是最好的训练!"?
被谢云舟眼疾手快的捂住了嘴。
空降兵奇袭
谢云舟带回一顶训练用降落伞,两兄弟连夜改造成"空投装置"。
第二天大院里下起了"传单雨"——全是谢予宁用作业本画的"樾军投降书",落点精准覆盖了政委家的菜园子。
政委夫人拎着粘满黄瓜藤的"投降书"上门问罪时,谢云舟正教儿子们叠伞包:"落地要屈膝缓冲,这点做得不错。"
徐小小的外交辞令彻底破功:"谢云舟!你当是在带侦察连?!"?
月光爬上院墙时,大院的人总能看见谢家兄弟趴在窗台写检讨。
谢予安和谢予宁的检讨书在桌子上己经堆成小山,最上面那页谢予安的笔迹稚嫩却认真:"以后搞演习先向政委打报告...PS.爸,能再给个真子弹壳吗?"?
谢家兄弟的“光荣事迹”?可不止这一星半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