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情相悦?俗话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太后娘家有孙女辈,皇后自己娘家也有侄女,非要两家结亲,自然有别的法子,臣还有两个儿子呢,要是有合适的女子,倒是可以给他们赐个婚。~小_说.C,M\S~ +已_发¢布*醉,歆+彰_結/”
太后气笑了:“你想得美,便不论国戚身份,哀家娘家可是护国公府,皇后娘家也是洛川王,家里的女孩怎么会嫁给白衣呢?你那两个儿子,不知道德才如何,什么功名也没有呢。”
王侍郎道:“太后说得是啊,臣就是一个比方,不敢高攀。”
太后安抚道:“不过,凡事也难说得紧。王侍郎回去好好培养一下两个公子,说不得他们以后的成就在你之上呢。到时候,莫说王公家的贵女,就是公主也尚得。”
王侍郎连忙点头称遵命,看太后的脸色稍微好一点,又提醒:“太后,臣肯请的事,您是应了?”
太后看王侍郎一眼,心想,事情是你王家与皇后的事,让哀家出面拒绝,哀家不能一个人当坏人,招皇后怨恨。这件事最好当面锣对面鼓地说清楚,让皇后怨恨王侍郎才对。两人起了嫌隙,就不会沆瀣一气,皇后树敌越多,太后越是放心,对四皇子的前途更有利。想到这里,太后吩咐:“小马,你辛苦一趟,去请皇帝过来。张娥,你去一趟坤宁宫,请皇后过来,就说哀家有事要说。”
不一会儿,帝后来到寿康宫,在宫门口遇见,两人对望一眼。皇后微微拱身叉手给皇帝行了家礼,皇帝微笑点头:“皇后不要客气,随朕一同进去吧。”
帝后进了寿康宫大殿,看到王侍郎跪在殿前,两人微微皱眉。皇帝想着,王善先一向能干,做事很谨慎,有什么事不跟朕奏报,到太后面前为了什么?皇后心里有鬼,更是心虚,好你个王侍郎,本宫想重用你的女孩,让你表个态,莫非你还不愿意?就是不愿意,也是跟本宫哀求,到太后这里告状几个意思?
帝后先给太后行了家礼,太后笑笑,马太监和张女官马上虚扶帝后在左边的首案后落座。皇帝问:“母后,不知道今日召儿臣来寿康宫,有什么要事商量?”
太后道:“哀家倒是没什么事,这不是礼部的王侍郎有事求到哀家这里。事关皇后,哀家也不敢管呢。还是让当事人见了面说清楚吧。”
皇帝皱眉,看向皇后。皇后道:“哦,王侍郎的夫人到臣妾陪嫁的铺子里买东西,受了委屈,臣妾想着把曲夫人母女宣进宫里,安抚一下。臣妾一见到王侍郎的爱女,就喜欢得很,想让她进宫当个女官。曲夫人心疼姑娘,不敢答应,臣妾是真心喜欢,就让王侍郎想好了给个答复。”
皇帝松口气,原来是这事,王侍郎小题大做了,有什么必要告到太后面前。想到这里,威严地看了一眼王侍郎:“王爱卿,这是好事啊。皇后统管后宫的六宫二十四司,当上大女官,品级不低啊,别人求之不得的好事,你还推托什么?”
王侍郎给皇帝磕头行礼:“回陛下,臣只有一个女儿,今年才九岁,这样的年龄不适合进宫,所以臣才推辞。”
皇帝一听,就觉得不对劲,又看皇后:“皇后,当女官是有条件的,要年满十八岁,进宫三年以上,完全熟悉宫规的良家女子,经内侍省考核合格,才能出任。这王家小女,不满十岁,怎么能进宫做女官?就是当宫女,也要满十五岁才行,家里同意,报内侍省记名,经过培训才能入宫。”
皇后勉强一笑:“是臣妾着急了,看着王家的姑娘,实在喜欢,就想让她陪在身边,好好相处。将来,给咱家的晖儿放在身边,妾也放心。”
皇帝听了这话,心里一个激灵,怪不得王侍郎告到太后这里。皇后此举实在不妥,皇后就是个蠢的,拉拢人讲究弯刀对着瓢切菜,得双方适合,你这是结亲还是结仇?你当自己儿子是个宝,别人可不一定这么认为。
楚王今年三十出头了,比人家姑娘大了二十多岁,给姑娘当爹都够用了。后院里全是皇后安排的女人,一个正妃,两个侧妃,四个庶妃,一大堆侍妾,还肖想别人家的姑娘,别人怎么会愿意?而且,楚王那个身体,纸糊的一般,朕都怕这孩子活不过自己。皇后想干什么?八成是看王侍郎能干,最近在太后面前能说上话,想拉拢人。皇子拉拢朝臣是大忌,后宫干政更是不行。
皇帝冷冷一笑:“皇后,此事不妥。做事情,要懂礼法,守规矩,更要通情理。如今王爱卿也表示不合适了,这事就此作罢,再不要提起。”
皇后垂眸道:“是,皇上,是臣妾太心急了。王侍郎,你当真不愿意?本宫也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