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妃听了越王的话,冷笑道:“妾就知道,你一直不信任我,防着妾。!删_疤_看′书·旺, \首,发?把妾给李承康指派的奶娘和侍女都遣走,从小就把李承康带在身边亲自照顾,好像妾能害他似的。”
越王道:“康儿过继的事是父皇的意思,下了口谕,也把圣旨补发给宗正寺,族谱上都记了,万无更改。中秋宴时,四皇兄有事找本王商量,刚去一会儿。你身边的陈姑姑就把四岁的康儿带到宫中的太液池边,想干什么呀?幸亏父皇多喝了几杯,心中烦闷,跟赵总管到池边望月,看见了,问陈姑姑几句话,她心虚所以才没敢动手,对吗?”
越王妃脸色发白,喃喃道:“父皇知道了,跟王爷说了,所以王爷一回来,就让人把陈姑姑打死了,说她冲撞了父皇。”
越王又叹口气,半晌才道:“父皇事后跟本王提起,让本王注意王妃的言行,实在不行了,就换一个王妃。本王看在四个儿子的脸上,不想跟你撕破脸,你也好自为之吧。”
越王妃跪地哀求道:“王爷,妾是个女人呢,当然不希望自己的丈夫宠爱别的女人。同时妾又是个母亲,当然不希望别的女人的孩子来争夺妾孩子们的资源,更不想看到别的孩子骑到他们的头上。妾错了,以后再不敢了,求王爷不要记恨妾,在父皇面前多说好话。”
越王道:“行了,你知错就好。这人的命,天注定。本王的生母只是一个五品的才人,且是南羌族战败后进献的羌族美女,原是拿来谄媚胜方的工具,本王将来还能当上太子是咋的?其实父皇对本王还算不错的,好歹封了一字王,就知足吧。本王这辈子就这样了,谁也别惹。什么时候父皇给了封地,咱们一家子就得离开都城,过诸侯王的日子去。”
越王妃道:“王爷宽心,这样也挺好的。您的出身注定不能登上储君之位,那些皇家的兄弟们都不会有意地害王爷。以后到了封地,山高皇帝远的,落得逍遥自在。”
这件事过后,越王妃心里有鬼,觉得头上始终悬着皇帝的一把剑,收敛很多。越王的后院平静下来,两个侧妃前后也怀上身孕,越王心里痛快多了。
太子妃对李承康非常好,衣食住行十分精心,这是她的依靠,甚至可以说是她的保命符。她是个头脑清醒的,死了太子的太子妃,很容易沦为炮灰。如果可以,她很希望楚王痛快地死去,不要进封或追封太子。可是,她说了不算,当皇家儿媳,比普通人家的更难当啊。现在有一个健康聪明的儿子,已经是大幸了,总比让自己陪葬,或者收回楚王府,让自己去给太子守陵好得多。!我_的¢书.城? ^芜¢错¢内^容¢安安稳稳地养大儿子,等真正的太子确定下来,向父皇给儿子求一块富饶的封地,跟儿子到封地上当个老王妃,过点自在日子,也是挺好的。
因为太子过世,都城里这个年也没过好。过了年,该上朝的上朝,该当值的当值,各司其职。等太子大葬过后,一切回归平静。不过,皇宫里一直没肃静,皇后三天两头在坤宁宫哭泣,想儿子时就骂几句太后,希望她早点归天。
寿康宫里,太后也开始闹腾,越来动静越大。胡僧毕士钱一去不回,三十个侍卫也没有回音,省着用,胡僧留下的秘药终于用完了。这种秘药里面含有罂粟和让人兴奋的药,太后早就有了依赖性,所以才不愿意给楚王秘药。太后药瘾一上来,浑身难受,这痛那痒,呼吸困难。毕竟是上了年龄的老人,哪里忍得住,常在寿康宫里干嚎,凄厉的惨叫声听得瘆人。
皇宫真正的主人只有三人,皇帝、皇后、太后,皇后与太后都不消停,皇帝自然也心烦气躁的,皇宫嫔妃更是小心翼翼,生怕冲撞到这三个人,往小说挨几句训,往大里说,打伤打残都没处说理。要是犯了大忌,说不得没个好死,甚至连累家人。
太后的情况越来越不好,太医们想尽办法,也没有太大的效果。皇后心里十分痛快,就盼着这老东西赶紧升天。皇后吩咐一个太医,给太后进食些五石散镇痛,兴许有救。太后用了五石散,情况竟然好转些。之后,太后服食五石散的量越来越大。
马太监把这件事告诉王侍郎,两人长吁短叹,皇后这是恨太后死得慢吗?没多久,寿康宫便传出来太后的死讯,死相凄惨。皇帝不敢详查,便是有什么内幕,人死不能复生,左右太后也是七十多的人,在这个年代算是长寿了。
王侍郎其实心里也犯嘀咕,妹妹配这样害人的药给太后,是为了什么?要是心有怨恨,也该是恨梁王才对,怎么绕个圈子,对着太后来了呢?王善一要是知道她哥心里怎么想,一定会告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