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隋朝其实很有趣儿 > 第68章完结

第68章完结

最强卧底Ⅱ——牺牲亲人,成全他人

不过,同样是亡国,还是有细微的差别的。`精·武*暁/税?蛧^ ·勉′沸?越,毒+

后世的魏征跟李世民讨论高纬和宇文赟这两位亡国之君的时候,就有个很奇妙的论断:“二主亡国虽同,其行则别。齐主懦弱,政出多门,国无纲纪,遂至灭亡。天元性凶而强,威福在己,亡国之事,皆在其身。以此论之,齐主为劣。”

现在我们可以总结乐运对宇文赟的评价了。乐运认为,宇文赟是张白纸,在他身边放什么样的人,他就能变成什么样的人。显然,乐运错了,他低估了宇文赟的气场,宇文赟不是白纸,他是一张彩纸,而且,他的色彩完全由他自己掌握。

宇文赟的问题,不是他太懦弱,而是他太强悍。

强悍的宇文赟,在上台后就把父亲的政治遗产抛到了一边,干掉了宇文宪这样的元老重臣,又把曾经得罪过他的大臣尽数诛戮,而他所启用的,又都是些资历浅薄的无赖子弟,如今,他更进一步,要进一步清空长安的宗室力量,于是,他发布命令,要求宗室亲王们全部前往自己的封地:

(公元579年)五月,辛亥,以襄国郡为赵国,济南郡为陈国,武当、安富二郡为越国,上党郡为代国,新野郡为滕国,邑各万户;令赵王招、陈王纯、越王盛、代王达、滕王逌并之国。.求~书·帮? \更·芯?嶵¨全\

经过这一系列调整,宇文赟真可说是天下之大,唯我独尊了。但是,这样的强悍同时也隐藏着巨大的危机,国丈杨坚,就敏锐的发现了这个危机。

有一天,杨坚跟宇文庆聊天,当时就谈到:“天元实无积德;视其相貌,寿亦不长。又,诸籓微弱,各令就国,曾无深根固本之计。羽翮既剪,何能及远哉!”

杨坚认为,宇文赟这么乱搞,是“曾无深根固本之计”,而且是“羽翮既剪”的烂招,产生的最大危机,就是“不能及远”,但是,偏偏宇文赟“寿亦不长”,所以,一旦宇文赟身死,北周必然面临巨大的政治危机。而这个危机的具体表现,杨坚没有点明,但我们已经能够猜到了,那就是——被异姓取而代之。+k\k^x′s?w~.-o/r?g\

杨坚很有远见,后来宇文赟死后,宇文氏果然被取而代之,但是,此时的杨坚还没有想到,他自己将会成为取代宇文氏的那个人。

杨坚之所以没有想到,是因为他的情况实在是不怎么好。

在经历了宇文护时代的凄凄惨惨后,到了宇文邕时代,杨坚的情况终于有所好转,他的女儿成为了太子妃,他自己也成为了领军大将军,在灭亡北齐的过程中,尽管他不出彩,但起码也没有出丑,宇文邕对他也很尊重;但是,女儿成为太子妃,也是件有利有弊的事情,最大的弊端,就在于他又被推向了风口浪尖。

首先提出问题的,是宇文宪,他当时对宇文邕是这么说的:“普六茹坚(即杨坚)相貌非常,臣每见之,不觉自失。恐非人下,请早除之。”(看来相貌非常也是件很让人痛苦的事,杨坚已经第N次因此被盯上了)

听闻此言后,早就对自己儿子宇文赟有所担心的宇文邕就找了江湖术士来和,问他杨坚的情况。来和跟此前的赵昭一样,在政治圈里打滚多年后,也是油滑的很,他对宇文邕是这么说的:“随公止是守节人,可镇一方。若为将领,阵无不破。”(皇上别担心,随公嘛,老实人,当将领是不错的,言下之意,当皇帝就不成了)当然了,搪塞完了宇文邕之后,来和转脸就找到了杨坚,告诉他情况,杨坚自是感恩戴德,千恩万谢,不必多言。

有了来和的话打底,宇文邕稍稍有些安心,对宇文宪表示:“此止可为将耳。”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过不多久,最敢直言的王轨,又找到了宇文邕,表示:“太子非社稷主,普六茹坚貌有反相。”

宇文邕于是又找来了来和,来和依然没有改口:“是节臣,更无异相。”

宇文邕虽然仍有所担心,但杨坚似乎表现的也很得体,没有毛病可以抓,所以,只能自我安慰一下了:“必有天命在,将若之何?&rdq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