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就绪后,齐善行、裴矩和其他一些官员,侍奉曹皇后,带着传国玉玺(这是从宇文化及那里弄来的)和从宇文化及弄来的珍宝,投降了唐王朝。-如`文!网· ~最/薪′蟑?結,哽·歆/哙/
其后,夏国博州(山东省聊城市)刺史冯士羡投降李圆通,并作为宣慰使,一路说服三十州归降。夏国全部疆域,至此尽归唐王朝。
夏国以这样的方式完成善后,倒也彰显了窦建德的治国风范——儒家的价值观如果贯彻始终,对人民,不也是一种福报么?
最后,就剩下王世充了。李世民将窦建德、王琬、长孙安世、郭士衡等人装入囚车,带到洛阳城下。王世充跟窦建德远远望见,竟泣不成声——我相信,在这个哭声中,王世充不仅是哭自己末日已到,更哭窦建德竟为了自己遭此大难,任何一个机巧诡诈的政治人物,再这样的时刻,也会有人性的一面,熠熠生辉的。
李世民乃释放长孙安世等人入城,王世充召集众将开会,意欲最后一搏,说要杀出重围,南下逃奔襄阳。但是,已经没人赞成了,他们都认为,窦建德都已经成了俘虏,他们还有什么机会呢?窦建德不就是唯一的机会么?
王世充知道,没有机会了,真的没有了。?白!马¨书/院^ ′庚′鑫~醉.全^
五月九日,王世充带领太子王玄应和文物百官两千余人,出城投降。
抵达长安后,王世充因为主动投降,免于一死,被流放巴蜀,半途为仇人独孤修德所杀;而窦建德,则悲剧的饮恨刑场。
唐王朝的最大竞争者,夏政权和郑政权,终于一起覆灭了。
枭雄离歌之刘黑闼——死活建德
夏政权的兴衰方式,或许是中国历史乱世政权中最为奇特的——窦建德在极短的时间里,依靠着他的政治宣传,建立了一个相当稳固的政权;然而,在一场原本与其无关的战争后,这个政权居然瞬间土崩瓦解……
然而,如果仔细分析一下局面,我们会发现,夏政权目前的态势,只能称之为瓦解,而不能称之为覆灭——之所以瓦解,是因为老大已经饮恨刑场,夏政权瞬间群龙无首,而宰相齐善行又以黎民苍生为念,主动解散了武装;然而,夏政权的骨干力量依然存在,李世民在俘虏了夏军五万人后,就将他们尽数打发,夏国的高级将领,也大多在领受了国库的财物后,而四散各方。.武/4·墈?书′ ^无¢错,内,容·
所谓瓦解,就意味着有重聚的可能,而这个可能要成为现实,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有重聚的动机,二是有重聚的核心。
窦建德手下的大部分将领,都是强盗出身,后来又当了高官,他们已经过惯了耀武扬威的威风日子,而今,权势骤然失去,他们回到老家当了平民,然而,他们还是无法改变已经形成的生活方式,于是,他们就成了唐政府维稳工作的重大障碍。因为这个关系,夏国的很多将领,在归隐后,都因为为害民间,而遭到了唐政府的压迫,甚至有时遭到严刑拷打,于是,对唐政府不满的火苗,开始在这些人中若隐若现,大规模叛乱的种子,已经开始种下。
在这些人中,包括高雅贤和王小胡。二人当时住在铭州,因为种种原因,他们已经准备换个住处,就在他们举家流亡之际,被唐政府察觉,高俊雅最后逃到了贝州(河北省清河县)。此时,唐政府高层却传来了一个很诡异的命令,要求夏国原先的将领,范愿、董康买、曹湛和高雅贤等人,前往长安。
面对着这样的命令,范愿等人犯起了嘀咕,他们隐隐觉得,这个命令背后隐藏着巨大的阴谋。范愿当时就在分析局势,说:“王世充投降后,他手下的高官段达、重将单雄信都难逃一死。我们几个,跟单雄信还不是一类人?这回前往长安,还能有好儿?再说说我们夏王,夏王对李家很坏么?当年擒获了淮安王和同安公主,不还是礼送回国了么?结果李家是怎么对夏王的?当时就把他处斩了啊!我们几个,都是夏王跟前信得过的人,夏王对我们的恩德,实在难以为报,如今夏王遭此惨祸,我们怎能爱惜区区性命,不为夏王报仇雪恨呢?”
必须说,范愿想多了。李渊清洗王世充部将,是因为王世充篡逆杨侗,名声太差,说白了,这是演给天下人看的一出政治秀,表明他李唐是如何的有是非心;李渊杀掉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