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 > 第90章 瘟袭来

第90章 瘟袭来

事可不能随便乱说,在这个时代有可能会给村民们招来不小的麻烦。

罗四神色凝重地点点头,也转身去执行任务。唐仨仁看着众人忙碌的身影,突然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前世的时候,似乎也经历过这样的事情?

“是谁干的?到底是谁!”

老朱站在奉天殿上,怒气冲天,那可是瘟疫啊,一个控制不好,那就是真正的尸横遍野,但是最可怕的不是这东西,而是携带这东西的人!

这世上总有一些人,或许是因为害怕,或许是另外某些心理作用,亦或许是求生的本能,才会导致原本一两个人的死亡发展成为成片成片的感染。

大殿上,众多朝臣面面相觑,这瘟疫的事好像是从北边传过来的,濠州吗?李善长不是在那里搞整治,怎么可能让这种东西传到应天来!

“应天周边最先发现这事的是在一艘漕运船上,数十船工....”

汪广洋赶紧提起这事,若不早点说,晚点老朱很有可能用“知情不报”这种说法撸了他,李善长也是够命苦的,濠州的事还没搞定,又出了这一档子事。

“运河那边?”

京杭大运河早在隋唐时期就基本建好,后续一直在维护使用中,只不过明初朱元璋手里时,对于京都(北平)到杭州这边的运河掌控力不算很有力,直到后永乐大帝迁都北平,对于运河的控制力才得到大大的加强。

老朱脸色难看,心中暗自思量,运河作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一旦瘟疫顺着这条线传播开来,后果不堪设想。他皱了皱眉,目光凝重地望向远方,似乎在思考着什么对策。

“陛下,要想彻底消灭这场瘟疫,就必须切断所有可能的传播途径。运河,无疑是当前最需要重视的一环。臣建议立即停运....同时严查管理运河的人员....”

这谁不知道?只是这种事后诸葛亮的行为,着实让老朱很不高兴,这朝堂上的大臣,一天天想的就是“事后追查”,你以为解决掉人了,问题就解决了?

“父皇,你或许想看到这个。”

太子朱标今天自上朝后,一直站在旁边没有说话,脸色也是很平静,老朱有些奇怪,近期唐家铺那边那像没有任何消息传来,该不会是因为瘟疫出事了吧?

再想到唐仨仁在那边坐镇,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那小子连背疽都能轻易治好,怎么会害怕这区区瘟疫——等等,差点忘记还有这么一个小子呢。

想到这,老朱突然明白朱标为什么一点都不急了,有唐仨仁在,确实不用着急,听到朱标开口,所有臣子的目光都看了过来。

一份奏折递给老朱,老朱只是看了一几眼,一下子从龙椅上站了起来。

“标儿,此事当真?”

那奏折上写了啥,大臣们都没有看到,不过见老朱的反应,应该是有应对瘟疫的法子了,不然以老朱的性子,怎么可能露出“狂喜”的表情?

朱标不紧不慢的说道:“父皇,那边从一开始就做了防护措施,到今天只怕人家感染的瘟疫患者都好了,应天这边儿臣在收到这封信之时,立即就安排人着手去准备了。到现在,咱们整个应天各个城门处应该都准备妥当了....”

“杨柳根水降发热症,黄花蒿熬水杀瘟....”

当然,黄花蒿能治这种流感是真的,不过这黄花蒿必须是那种闻着有些异味的,若是“光鲜亮丽”的黄蒿,那是假货。

就是又让唐家铺发了笔财,朱标有些无语,唐仨仁似乎将各方各面的事都计算出来了,现在整个应天“一口罩难求”,唐家铺纺织厂那边生产出来光是卖到应天的,已经被炒到二十文钱一个了。

当然这不是唐仨仁的错,而是应天城里不少“奸商”们闻到了血腥味!

“好好好,标儿不愧为我大明太子,这件事情太子首功。”

不少大臣纷纷表示“原来如此”,他们早就收到消息,将应天周围管理自家田地的仆人提前召回来了,并且也提前买了一些“口罩”,黄花蒿啥的,同样被炒上了天价,未曾想这一切都是太子朱标提前做的准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