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而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
一直到吃完饭,老朱都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唐仨仁根本不着急,与朱标说了会话,在这个娱乐手段少得可怜的古代,唐家铺晚上是没有宵禁的。
“老唐,你的那个问题我已经有答案了,可是父皇为什么还是没有回答?”
唐仨仁轻轻摇了摇头,回答道:
“标总,你现在只是太子,等你真正坐到了那个位置,就会明白,那个问题其实是一个选择....”
,!
是选朱家天下,还是选百姓天下,如果是前者,那么老朱就算是坐实了成为大明最大的地主这一情况,哪怕朱家未来各位皇帝再如何“爱民如子”都改变不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朱家注定会和那帮地主官绅们一样,站在老百姓的对立面。
但,为什么说朱元璋是整个华夏汉家帝王中,极为特殊的一位帝王呢,那是因为别的帝王不管出身如何,从他们成为帝王那一天开始,就站在了统治的角度去看待这天下,这么说吧,老朱,和他的儿子朱棣加在一起,千古一帝。
因为老朱在当上帝王之后,至少在马皇后还没有去世之前这十多年里,他老朱那是真的愿意站在天下穷苦百姓的立场去干事的啊!
至于后续的大杀特杀,有人说他暴戾,其实说穿了,就是一个老农民面对绝望时的拼命举动,只不过这位老农民手里握着天底下最大的权势。
不拿老朱跟后世那位伟人比较,那是因为真要比的话,老朱是真比不过,那位楚湘之地伟大的存在,整个世界几千年几万年仅那一位。
“很难选吗?”
朱标的答案,应该是“百姓的天下”,但那是因为他朱标还没有真正的站在皇帝的角度去看这天下。
他朱标心中虽有百姓,却仍带着几分书生意气,未能全然领略帝王之路的艰辛与抉择。
而老朱呢,他从一个放牛娃,一步步走到这大明开国皇帝的位置,其中的酸甜苦辣,除了他自己之外就属马皇后最为清楚。这天下,想要做到既是朱家的天下,也是百姓的天下,根本不可能,因为地主老财和农民最大的矛盾就是土地,他老朱虽然不想当那个最大的“地主”,却在不知不觉中明白,皇帝就是整个天下最大的地主啊。
“很难选....”
换位思考一下,唐仨仁给出了中肯的答案,当一个人的权力达到极致的时候,多数的情况是此人的私心同样会被无限的放大。
打个比方吧,老朱给他的儿子们裂土封王这事吧,如果只是在普通的地主老财主家里,就是几千两上万两银子的事,说到底影响到的只是一村农民的事情。
可放在皇帝身上,完全就不一样了,权力越大,伤害越大,天下为公这种事情,至少在封建王朝下是不可能真正出现的。
老朱也是普通人,而且是真正从最底层走上来的普通人,偶尔也会有那种“暴发户”的心思,这也正是那帮子朝堂里的文臣有时候打心眼里看不起朱元璋的原因。
当然,也有自卑心的关系,有人说自卑心很强的人一旦当了官,稍微拥有了的权力,那一定会往死里作的——这才是正常人该有的反应。
炫耀么,人的本性就是如此。
一直到了唐仨仁带着大家伙在唐家铺的夜市逛了一大圈回来,算着也是晚上十点的样子,坐在唐家院子里的老朱这才悠悠叹了口气。
“唐仨仁,有些选择,是必须要选的吗?难道就没有两全之法?”
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老朱此时的反应让唐仨仁想起了这么一句,其实有两全之法的,不过老朱只怕是不愿意,至于那什么权力交给人民,在古代这都是扯淡。
后世都没办法完全做到的事情,你让大明的这帮地主来干,当个笑话听听就好!
老朱心里其实也明白,但他就是觉得,他是从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帝王,累了半辈子,让自己的子孙不再受苦,错了吗?当然没错!
自古以来,帝王之家哪有无私的?哪有无欲无求的?老朱自己也是从无数的斗争中走过来的,他知道权力这把双刃剑的有锋利,一旦有了松手的念头,必受其伤。
“百姓的天下....”
喜欢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