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军统教父戴笠 > 第71章完结

第71章完结

领袖训话—蒋介石亲自出马训话,每周一次;

特约演讲—借“名人”的威望,对学生灌输法西斯思想。\欣*丸_夲^神′栈` !已?发+布~最!薪`蟑_踕/

开学几天后,蒋介石特意派来了曾到日本留学、学过警政教育的黄埔军校二期毕业生浙江宁海人李士珍为特训班政治指导员。

由于准备仓促,人力、财力、物力都受到限制,加上经验不足,训练班的内容很简单。除了进行精神灌输外,主要是了解一般的特工常识、纪律,学习一些情报的搜集、处理、分析、反馈等知识。学生在训练期间,由戴笠亲自进行个别谈话,考核思想。毕业后,集体办理了加入特务处的手续,成为职业特务。

第一期特训班结束后,因特务处组织人员逐渐增多、队伍壮大,鸡鹅巷再也容纳不下。戴笠又开始找新的住处和办公地。鸡鹅巷既然是第一个把兄弟赠送的,自然又会想到另一个朋友—戴笠曾去过张学良在南京的私人住宅洪公祠,知道那里一直空着,一年难得几次有人来。!墈`书¢屋. !首.发\

戴笠以“借住”为由,和张学良大谈特务处人员众多居处紧张,张学良本来是侠义之人,念戴笠和他是拜把兄弟,慨然相赠。

戴笠非常高兴地把特务处大多数科室迁往洪公祠,自己仍在鸡鹅巷53号办公。

洪公祠1号是一幢独立的大片花园平房。这座独立的老式花园平房,占地约六十亩,有两个大厅和大小一百多个房间,另有东西两个大广场。洪公祠1号的北向大门是委员们的出入口,东面为明瓦廊,南面为林陵路,西面为丰富路,北面为洪公祠小巷,四面有高高的围墙围住,成为一座与世隔绝的机构。内有开阔的庭院,为了防止树高易藏的“飞贼”,故不准种树,间或种几片草地和花坪,显得单调冷清。东广场是网球场,是特务们唯一的娱乐场所。这里没有图书馆,也没有阅览室,只在各科股订有《中央日报》;没有医务室,也没有医生,仅总务科备有药水和碘酒。但有一间比较漂亮的理发室,内有七八名女理发员。/咸¨鱼/看?书\ ^已/发!布+蕞′芯.章?劫.因为外面理发不安全,这里既稳当可靠,又不收钱。于是理发室就成为众人说说笑笑、追逐游戏的场所。有几个黑暗的小房间,里面有浴盆,夏天能用冷水“冲凉”,冬天得掏腰包上澡堂。所以不少人在办公室抠虱,高兴时唱一段“口里吟诗手抠虱”的小调。有了洪公祠宽敞的住宅,三个月后,戴笠又在南京街头张贴招生广告,收容失业的黄埔学生及大革命失败后的中共“投诚”人员五十余人,以洪公祠为新的地址进行培训。这批学生中有徐远举、何龙庆、廖宗泽等人。

其中,戴笠对徐远举最为赏识。徐远举是湖北大冶县人,1914年春天出生,黄埔军校七期毕业后,在部队当连长,因性格暴躁与上级吵架而失业,流落南京街头,此时恰逢戴笠四处搜罗失业学生,被收在洪公祠特训班进行特工训练。

开学第一天,戴笠扫视一眼台下的五十余名学生,一眼便注意到坐在后排的徐远举,他那双鹤眼、鹰钩鼻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登时心里一惊,觉得这人非同寻常。

戴笠迷信,常常看《柳庄》《麻衣相法》之类的书,颇为相信相书所云,生得圆眼尖鼻的都是凶残之徒。戴笠目下急需的,正是此类杀人不眨眼的杀手。自此,戴笠开始注意这个学生。他从侧面调查,得知徐远举果然凶暴,动辄动拳,平时说话都是与人吵架似的,大家都怕他。戴笠找他单独面谈,在上级面前,他又表现出另一副嘴脸,能说会道,反应灵敏,颇会随机应变。戴笠对他愈加喜欢,开始重点培养。

第二期毕业后,戴笠又在洪公祠举办了第三期特训班,人员仍为五十余人。通过试办三期培训班,戴笠积累了一些办学经验。由于特务处的不断发展和壮大,戴笠深感这样培训太缓慢,远远满足不了形势的需要。为此,他又一次亲赴中山陵,向蒋介石陈述自己的打算和计划,着手创办一所正规的特务学校。

在南京中山陵的陵园别墅,一辆蓝色轿车驶进别墅内的停车场,停了下来。车门开了,从左边走下来一个身穿制服的卫兵,绕过车尾来右边开了车门。车门开处,走下来一位个子不高、穿笔挺毛呢军服的中年人,抬头望着这所蒋介石和宋美龄结婚时兴建的别墅。这是一座砖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