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和平解决完全决定于校长本人,而非张、杨。张、杨发动兵变之目的,无非是逼其抗日,洗雪亡国亡家之耻。蒋亡,国必乱,张、杨初衷则不能实现,反成千古罪人。以张、杨的聪明,断不会出此下策。综上所述,校长绝无生命危险。校长不亡,岂有学生先亡之理?雨农兄去西安,不但没有生命危险,相反却有勤王保驾之功,此乃千古难逢的建功机会,得之终身受用,失之却难逃杀身之祸。
胡宗南的复电,使戴笠茅塞顿开,去意遂坚。于是,正式向宋美龄提出同机赴西安营救校长,决心与校长同生死、共存亡。
宋美龄见戴笠对蒋介石如此忠心,非常感动,嘴里却道:“你不能跟我们同去,西安都知道戴雨农是个特务头子,去了反而坏事。”
戴笠见夫人不同意,求助地望了一眼宋子文。
宋子文干咳一声,对宋美龄道:“还是让雨农一起去吧。雨农和汉卿的关系很好,而且汉卿周围有不少他的手下。去了以后,还要发动他们说服汉卿。”
宋美龄这才对戴笠说:“和我们同去可以,但到了西安千万不要乱来,免得影响大局。”戴笠喜道:“雨农记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