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笠身子向前一倾,把马脸拉长,睁着眼凶道:“谁说放了?”
沈醉吓了一跳,不再吭声。~微*趣¢晓!税*蛧′ _首,发+
一会儿戴笠用教训的口气道:“这兵荒马乱的年月,分得清谁是好人、犯人?我们宁可杀错,也不要放过一个汉奸。俗话说每个庙里都有冤死的鬼,国难当头,就算杀错一千一万也算不了什么。”
沈醉似乎明白地点点头,又问道:“那个小孩如何处理?怪可怜的。”
戴笠说:“如果事情公开了就送到孤儿院去,没人知道就一起枪毙,留着他一个在世上没爹没妈怪可怜的,人有时候还是需要讲点良心。”
沈醉领命下去,出门时刚好和郑介民撞个满怀。郑介民目送着沈醉的背影消失在巷子里,才转过头问道:“雨农,他来干吗?”
戴笠把刚才的事讲了一遍,叹道:“我们每个月拿国家这么多钱,不杀几个汉奸,怎好向全国人民交差?没有也得抓几个凑数。这一家人算是撞在我的枪口上了。¢幻·想\姬/ \已.发+布_罪?歆/璋.截¨”
郑介民也不多言,在戴笠的对面坐下,递过一张纸去,叹道:“唉,谁又吃了豹子胆,你拿去看看吧。”
戴笠接过信,打开一看:
我是一位小商人,家里并不富有,但我仍然爱国,仇恨日本人。因此,当有关人士组织捐赠的时候,我全家省吃俭用,捐了五次“航空救国捐”,目的是希望政府购买飞机抵抗日本。可是,政府买来的飞机都破烂不堪,还没有麻雀飞得高,一点也对付不了日机。听说买好飞机的钱大多数进了航空委员会秘书长宋美龄的腰包,随便买几架老掉牙的应付我们这些爱国群众,以致弄得日机天天来没有法子抵抗。前不久,我家经营多年的小商店被炸光了,唯一的女儿也被炸死,如今剩下我老两口风烛残年,无依无靠,天天以泪洗面……想来想去这灾难都是宋美龄那坏女人害的,心里的气没处出,只好写这封信出出自己的怨气。
一个不幸的老汉
民国×年×月×日
戴笠看罢急道:“这封信是从哪里弄来的?千万不要让夫人看到!”
郑介民道:“这封信正是夫人给我的,她看了以后大发脾气,限我们三天破案,对写信的人一定要逮捕起来严办!”
戴笠说:“那么就没有办法了,夫人是最受不得气的,叫沈醉来尽快把案子破了。-鸿!特,暁`税·蛧¨ !哽~歆·最·筷`”
此时,歌乐山方向传来三声沉闷的枪响,戴笠说:“沈醉马上就回来,这事你下去向他交代吧,要快一点,不要惹夫人生气。”说着,把信还给郑介民。
郑介民把任务交给沈醉,沈醉经过仔细研究,认为黄家垭口一家被炸的商店老板嫌疑很大,只是他家被炸后搬到什么地方弄不清楚。经过半天的搜查,便抓到有关的四个人。以后经几次刑讯与查对笔迹,证明是他们写的。他们写信的原因很简单,确如信中所写,出于气愤。
三天之后,郑介民亲自跑去问了两次。他很高兴地把这一结果向宋美龄回复,宋美龄指示一定要严办。戴笠指令军法处把其中一个写信的判了十五年徒刑,其余三个也以同谋罪各判了五年徒刑。结案以后,戴笠把沈醉带去见宋美龄,向她报告办理与判处徒刑的经过。宋美龄听了很高兴,立刻拿出一对派克金笔奖给沈醉,道:“这事办得好,不管办什么案子,都应该这样雷厉风行。这些刁民太可恶了,我好心好意组织资金买飞机保护他们,他们竟反过来骂我贪污!”
一会儿,蒋介石背着手,身着唐装,从室内踱到书房,道:“雨农来了,我正要找你。”
沈醉知趣,对戴笠说:“局长没有什么吩咐,我就走了。”
戴笠也不答,走了几步,垂手站在蒋介石身前,听候吩咐。
沈醉离去后,蒋介石问道:“你们最近在干些什么?日机天天来重庆投掷炸弹,难道一点办法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