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穿越后居然让大明开启工业革命 > 第1章 破产的小生意人

第1章 破产的小生意人

“掌柜的,把胡椒当掉。`幻\想/姬_ _更+新_最?全!”程书香站在高高的柜台前面,把一包袱胡椒递了过去。

木质的柜台足有两米,柜台上面装有直通屋顶的木质栏杆,只有一尺见方的窗口可以来回递东西。

即使身高快一米八的程书香,也不得不举着双手才能把包裹送到柜台窗口。

没办法,这是当铺故意设计的,站柜收当的人高高在上,前去当东西的顾客要垫脚仰首,把送当的物品捧上去,目的就是给客户制造心理压力。

掌柜的从窗口接过包袱,打开后抓起几粒胡椒先是在鼻子下嗅了嗅,然后对着光线仔细端详。

程书香趁着掌柜的鉴定物品的时候,迅速扫视了一下四周的环境。

屋里挂着一幅斗方,写着四不当。

“神袍戏衣不当,

旗锣伞扇不当,

皮货无袱不当,

低潮手饰不当。”

几乎是古代当铺行业标配。

在程书香打量当铺环境的时候,掌柜的却在打量他。

三十岁左右,面白无须,细皮嫩肉,身材高大。

这短发应该是在建奴那里剃过头长出来的。

一身松松垮垮的衣服到是光鲜亮丽,材质应该和包袱一样,非丝非绸非棉非麻。

虽然看不出材质,但是色泽鲜艳,应该是大户人家才有。·w*o*d*e_s,h!u-c/h?e+n?g,.!n*e^t\

但从不合身的程度上看看,绝对是从大户人家里卷走的财物。

这几年在辽东,大明和建奴战争不断,很多辽人纷纷逃亡到北直隶和山东,临清州也有不少辽人定居,掌柜的也是见怪不怪。

口音更是佐证了这一点。

胡椒是好胡椒,朝廷给官员发俸禄也经常用胡椒发放。

综合评估了一下,掌柜的心里有了定论。

从辽东逃亡的落魄大户子弟。

现在要把家底拿来当掉,可以宰一下。

掌柜的拿着胡椒鉴定不说话,程书香也不说话,当铺内充斥着诡异的宁静。

程书香作为一个生意人,知道掌柜的在故意拿捏他,打心理战。

这时候只要他一着急开口,价格就不要想了,绝对是地板价。

掌柜的终于“鉴定”完了,捋了捋胡须,慢条斯理用山西腔调开口道。

“客官,准备是活当还是死当?”

这也是掌柜的进行试探。

活当说明客户不是很缺钱,死当有可能是这个辽人把东西卖掉跑路,可以再压一压价格。

程书香虽然不懂当铺的规矩,但是从掌柜的话里面却能分辨出这种试探的口气。

阅历丰富的小商人在商海里浮沉过,岂能不知道如何应对?

“活当,小爷我现在只是手头紧,又不是败家子,家里的东西肯定要赎回来的。`鸿*特¢小.说-网. ¢最,新?章_节+更′新+快`我跟你说啊,当年我们家可是响当当的大户,巡抚、巡按多与我家相交,知府知县是不消说。家里田连阡陌,米烂陈仓,赤的是金,白的是银,圆的是珠,光的是宝……”

程书香滔滔不绝的说道。

吹牛嘛,谁不会?

虽然没有进过当铺,但是从影视剧里可是看到过,八旗子弟如何端着架子在当铺里讨价还价。

没有提着鸟笼子当然是少了一分气势。

但是不影响程书香找到信口开河的感觉。

掌柜的不置可否,拿起量具开始对胡椒称量。

自从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所有的赋税都要交银子之后,当铺迎来了黄金发展期,每到交税的时候,很多老百姓都要来当铺拿东西换银子,自从朝廷加征“辽饷”之后,更是顾客盈门,当铺成了老百姓生活不可或缺的行当。

再加上掌柜的见过三教九流,和形形色色的人都打过交道,虽然知道客户在吹牛,但是也能佐证了大户落魄子弟的推测。

“胡椒一共13升7合,客官可有疑问?”掌柜的开口问道。

程书香搞不清现代按斤卖的胡椒在古代为什么要按照量来算,更不懂升、斗、合之间的换算,但当铺应该不会在这方面弄虚作假,也是一口应承。

“无异议,掌柜的给个好价钱。”

“胡椒一升作价3钱银子,共计白银4两1分1钱。”掌柜的开始唱价。

“什么?给的价格这么低?”

虽然不明白如何转换,但是小商人程书香可是明白如何讨价还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