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编纂《氏族志》时,明显李世民是志得意满的,他的目的在于打击世族,嗯,还是应该解释一下《氏族志》是怎么样排列姓氏的。·墈`书\屋. !无.错`内?容,这样说吧,如果说魏晋南北朝至今流传下来的谱学传统,也就是当时魏晋选官的根据划分门第是看他们各家历代做官的情况,列为门阀,都是累世冠冕之家。比如袁绍家四世三公对于当时东汉末年的人来说,那就是一个标杆。但《氏族志》却是打破了以往纯以郡姓作为门第的传统,《氏族志》划分门第等级的标准,是不考虑过去做官的情况,只看在唐朝的官爵高下。也就是说,不管你家从前出了多少高官,如今你在朝中没有人,那你家在《氏族志》的排名就得靠后,按你们家如今在朝最高的官来定位。】
怎么说呢,不看从前,只看眼前,有好也有不好。作为帝王就得想方设法抵制那些不把皇族放在眼里的家族,这无可厚非。可是,士族之所以是士族,必有他们的底气。《氏族志》的推行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可以提拔出一部门庶族,企图以此达到完全击溃门阀的目的是不可能的。
【《氏族志》的推行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确实压抑了当时的山东、江南士族,巩固提高了李唐皇族的社会地位。?纨, · ·鰰*占, ′哽?新`最\全,然而之前我就提到过了,哪怕是魏徵和房玄龄等重臣都与山东、江南士族通婚,他们的地位压根没有因此而下降,照旧在当时拥有相当高的社会地位。】
【况且,李世民在晚年几乎身边围绕的都是他们这些关陇士族,以至于前期他要提拔庶族,提高他们地位的操作,不知不觉就被他亲手毁了。30年过去了,李治和武则天尤其能够感受到各大门阀士族对他们,对大唐的压迫。尤其是对武则天,他们并不喜欢女人干政,尤其这个女人不管是出身,经历,都让这些士族极为不耻,他们对武则天的反对就更是不加掩饰。】
【武则天的出身确实不高,她的父亲武士彟曾做过木材商,在李世民让人编纂《氏族志》时,武家并没有资格跻身高门之列。可以想像,那个时候的武则天得接受多少冷嘲热讽。武则天是那能忍的?】!
第206章 亚献
忍,不是不能忍,得看怎么忍。!纨,本¢神¢颤- ~冕-费\越`毒/如果有些事无须忍,那必须不忍。
吕雉如今最想看到的就是武则天的手段,她是怎么样破角被人围攻,而且无数人想要拉她下面的局面,又该怎么样才能保证自己安好。
薄姬在一旁何尝不期待。女皇帝,饶是强势如吕雉都没有迈出那一步,另一个女人却走出去了,想想都觉得不可思议。
【咱们得先理清楚最关键的一点,当时大唐的矛盾是什么?皇帝李治和皇后武则天之间有矛盾吗?有,但并不多。皇帝李治和一干臣子之间有矛盾吗?有,相当的大。李治的身体不好,让他不得不将大权交出去,推出一个人帮他处理国家大事。武则天在他看来是最好的人选。底下的臣子明显并不同意李治这一做法,他们也清楚的知道,李治身体不好,如果不是有武则天帮他处理朝事,那极有可能就是他们底下的这些臣子。】
沈悠说到这儿稍稍一顿。给人一定的时间,让他们好好的想想,是不是这样一个道理。
【李治不明白这个道理吗?那必须是明白的。可是他也需要看到武则天有没有能力应付朝中的云谲波诡。而一但武则天想出一个既能让她地位稳固,令天下臣子都不敢再质疑她治国能力,怀疑她能不能帮着李治治理好大唐的江山,甚至更能让李治的地位也稳固,大唐江山也能安稳这样的主意,李治能舍得不支持吗?】
【武则天在心腹许敬宗、李义府的建议下,唐高宗显庆四年,改《氏族志》为《姓氏录》,李治更是亲自为该书写序,并规定类例。《姓氏录》共收录二百四十五姓,二千二百八十七家,分为九等,当时五品以上的官员全部收入,皇后四家被列入第一等。】
【你们以为这样就完了,必须不是,李治和武则天是打定主意要狠狠的削那些自视甚高的氏族,因此还允许兵卒以军功升五品以上官者亦入书限,引起缙绅士大夫哗然。这就是所谓的“皇朝得五品者皆升士流”。这当然引起很多人的不满,尤其是缙绅士大夫。可这就是李治和武则天想要达到的目的。虽然当时的人不像宋朝那样重文轻武,但这兵卒以军功升五品的人都能入书,也是把各世族恶心得不行。】
完全能够想像当时那些士族门阀是什么样的心境。他们能够为门阀,那是多少代积累下来的?结果倒好,现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