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此,她于是笑吟吟道:“祖母请坐。\齐!盛·小.税_网, .芜!错/内!容?”
“哎,我坐,我坐。”
“这位是?”
汪氏抢着回答,“这是你的新嫡母。”
那位年轻少妇又屈了屈膝,“婕妤安好。”
“母亲不用客气,也坐吧,都是自己人。”一坐下来,不给她们开口机会,康明杓先行问:“爹什么时候又娶妻的?”
“就是……那时候啊……明魁娶了里正的女儿嘛,就顺便一起成亲了。”汪氏暧暧昧昧的,样子看起来很奇怪。
康明杓是知道弟弟后来娶了里正的傻女儿,但儿子成亲跟爹有什么关系,什么叫做顺便?
成亲还有顺便的?
汪氏这趟来当然有目的,但不管做什么,首先要讨好这个孙女,眼见孙女问起,只好支支吾吾说了。
康明杓听了超级傻眼——当时弟弟的童养媳难产而亡,康家没钱,但只有一个儿子,一定得成亲,不然要断了香火,这时候里正找上门了。·卡¨卡′晓/说`惘` ·最*新!章,結~更′辛-快*
里正当年为了要出头,娶了个员外的傻女儿为正妻,正妻给他生下一子一女,脑子都不好使,儿子娶媳妇?容易,买个漂亮丫头就好了,但女儿要出嫁那就难了,就算嫁妆十二抬,但还是没人敢娶。
里正的意思是让傻女儿嫁给康明魁当正妻,也不用同房,以后能享香火就行了,至于服侍女儿的两大丫头,就送给康明魁当妾室,好传宗接代。
康家一听,这划算啊,嫁妆十二抬呢,还附赠两个壮硕好生养的大姑娘,家里钱也有了,人也有了。
只是后来康光宗想着,儿子一下得了一妻两妾,自己这爹啥都没有,太亏了,于是原本说好两个丫头都给康明魁当妾室的,一个后来康光宗自己要去当续弦,康明魁不敢反抗父亲,只好同意,把比较普通的那个给了亲爹。
汪氏虽然说得含糊,但康明杓也听懂了,这……太……这样也行?
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啊,丢脸死了,早知道就不问了。
饶是汪氏那么厚的脸皮,也隐隐露出不好意思的样子。/精/武,暁+说-蛧` ~无¨错^内?容?
花厅里一下安静下来。
汪氏心想,这样不行啊,明杓这丫头不开口,自己要怎么跟她要银子,白花花的银子,听说皇上有金山,有银山,给他们一座,康家几辈子吃喝不尽。
要说她老太婆活到这岁数,什么都吓不到她了,只有这一次,她把自己的腿都掐青了,总以为自己在作梦。
她还记得那天,光宗跟明魁两父子在读书,明魁刚生的儿子大宝在哇哇哭着,小妾如意正在照顾孩子,自己这老太婆呢,就跟怀孕的媳妇黄氏在庭院绣花,赚家用。
没办法,男人要读书,要考状元的,家用只能靠她这老娘想办法。
可是人老了,眼睛真没那样好,纸墨笔砚又那么贵,眼见光宗的孩子过几个月也会来,想骗明魁那个傻媳妇当一点嫁妆,没想到她什么都不懂却懂得守财,那些箱子的玥匙牢牢拴在身上,谁也拿不到。
她一时间也有点哀怨,真想要享享清福,可是儿子跟孙子还得靠她养,哪来的淸福可以享,拜托快点让两父子高中吧,也不用考什么状元了,那个什么榜眼探花也不错,随便考上一个就行。
突然门口一阵闹,里正领着一个富贵的嬷嬷来了,后面还跟着好几个侍卫,浩浩荡荡大概有二十来个,她汪氏虽然没什么见识,但戏曲看得多了,知道这是宫中嬷嬷,还穿金戴银的,是地位高的那种。
康明魁跟里正的女儿是明媒正娶,两家是亲戚,偶有走动,但带着宫中嬷嬷来,啥意思?
里正一脸讨好,“福嬷嬷,这就是康家了。”
那福嬷嬷一脸不屑,汪氏看着有气,但她为人欺善怕恶,眼见对方派头大,也不敢去招惹,只在原地不动。
福嬷嬷摇摇头,“都叫出来吧。”
“是。”里正一脸讨好,转向汪氏时仍然十分客气,“亲家母,这位是宫中的福嬷嬷,伺候皇后娘娘的,现在有话对你们康家说,还不快点把大大小小都叫出来。”
汪氏一惊,手中的针线掉在地上,一旁的黄氏也有点不安。
终于,一家子都喊出来,连才几个月大的大宝都在亲娘怀中抱了出来。
康光宗好歹是个秀才,比较有常识,知道对方是皇后娘娘身边的人后,谨慎起来,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