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英有些焦急,再次拿了自己的令,结果城上将军不给面子:“广陵城午时已提前改旗易帜,归顺大楚,前吴将领的令牌一律不好使了。还是委屈将军再等一会儿吧,时间到了,自然放你们走!”
车内,妤姝瞧见一直神情波澜不惊的云卿,此时眉梢有些担忧。云卿之所以提前离去,就是担心归顺后,他们再走出不去,没料到麻烦还是来了。
有些人明着对他三公子不舍,实则早打算着自己的前程,他们早两日投奔新主子,与其他城池一起归顺,不就是泯然于众了吗?故而这广陵的守将为了自己的大好前程,亟不可待投奔了楚王,又或楚王给了他什么许诺。
李将军派给他的人马走得是另一条山野小路,而云卿是打算过道吴宫旧地才入了这城中。
齐英的人不过十多人,并不能强行出关。于此,一番沉默对峙后,云卿掀帘走了出来。
那守城的将领虽没有得见三公子的真容,然眼前的男子一身华贵白袍,容颜出尘若仙,高贵安然的气质,与生俱来。
因着他知道齐将军的身份,再联系眼前的人,便料到了这是三公子。
旧主子尚未出城,便已经为新主子做事,这些守将多少有些愧疚。城上有士兵起了哄,纷纷从楼头往下看。
“快看!是三公子!”
云卿向来深居简出,即便出外也是乔装易容或遮面出行,那些士卒也是第一次得见三公子容颜。
传闻,公子之颜倾人城。
云卿尚未说话,已经有将士喊道:“放行!放行!”
云卿拱手谢了诸位,亦是谦和端雅。于此,有些知道小道消息的将士皆流了泪。因为他们此刻所守护的是曾经吴国的国都。
城上的将士起了纷争,一面是开门放行,一面是遵守上令。
楼头似乎骂骂咧咧的一片,一番骚动后,这沉重的门终于吱啦啦被推开。
门开了一半时,忽然那一头似有一骑快奔而来,大喝一声:“谁敢放行!杀无赦!”
这下再次起了内讧,城门被僵持住。齐英一声令:开门!
十几个护卫上前开门。
然而有些人拼命推着门想要关上,中间的门缝越来越窄,只怕难以出去了。
云卿迅速地判断了形势,当机立断,放弃了行装,掀帘将妤姝给抱了出来。
他一把扯过近处的那匹小枫,携着妤姝上了马。
而此时,眼看着沉重的门渐渐要关上,中间的亮光越来越少,差不多只有一匹马的缝隙了。
齐英的护卫拼命撑住。
“齐英!上马!”
话毕,云卿双腿一夹,已经窜出了狭窄的城门。紧跟着的是齐英和两个护卫而出,余者皆留在了内城。
玉门关外,一片广阔空野,阳光很好,妤姝很是喜欢,侧头对云卿笑道:“云卿!我们终于离开了!”
云卿点了点头,然脸色始终没有放松。他将她往怀中拢了拢,担忧道:“委屈你了。”毕竟妤姝已是三个多月的身孕。
妤姝却没觉得多么担心,在他身前灿烂的笑了。她一颗心按捺不住的喜悦,仿佛,前方就只有一马平川,生活从此就平静下来了。
云卿朝着关外策马奔去。
忽而,前面的坡上渐渐上来黑压压的一队人马,正朝这边奔驰过来。迎面旌旗招展,待近些,看清旌旗上的绣纹是篆体的“楚”字。
马蹄如雨,顺坡急奔平原而下。那些马蹄踏起的扬尘劈头盖脸而来,云卿身前的妤姝身体渐渐有些发抖。
为首的一人,一身黑金披风,白羽铠甲,立在银青色的凌霄战马上,银色面具半遮,人离得越来越近。
他们被堵在了玉门关外的平地上。
没见过楚王的人一定不会相信楚王会亲自而来,来一个吴国旧都之地,实乃危险。
云卿环住妤姝的手再次紧了紧,妤姝不可置信一般望着那张银面,银面下的那张脸出奇地冷寒。
后面的人皆都退后,只剩下楚王、三公子、妤姝。
楚王一骑出前,摘了面具,露出冷酷的面容,那双深陷的沉眸里看似平静,实则蹙着一丝愤怒。
“三公子深明大义,举城归顺实乃大楚幸事,却为何这么悄无声息地走了?”
他目光不看向云卿,冷寒的面容上分明噙着抹笑意,却如刀裁寒风,“知道的,认为公子淡泊名利,实乃雅望;不知道的,认为孤王逼走了三公子。”
话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