吗?买书的功德不叫功德,那叫给自己投资。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使人明智……嘿嘿嘿嘿嘿!”
宫中传闻,就在太子移宫的这一天,太子不想读书,帝后以身作则,一人捧着一开始看,以此教育太子。
消息传到太皇太后处,太皇太后忍不住翻了个白眼,“让皇帝悠着些,别累到哀家的曾孙!”
消息传到宫外,熊赐履等汉臣连连称赞,“有君如此,是我等之幸。有父如此,是太子之幸。”
事实上呢,康熙边翻边对胤礽说:“你等着,朕要是找不到那句话,朕非打你屁股不可!”
从艳阳高照翻到夕阳西下,夫妻俩总算看完了,压根没有这句话。
累得要死,气得要命。
康熙狰狞着想打孩子,却被皇后拦住了,“会不会是别人的起居注?”
康熙下意识反驳:“怎么可能?别人的……”等等,还真有这个可能。孽障在阳间徘徊,乾隆七年弘晳出事,他才和地府签约。说不准他就是看错了,把世宗给看成圣祖。
于是,夫妻俩又找来世宗起居注和高宗前七年的起居注。这一翻,就从夕阳西下到灯火通明。
结果,还是没有。
小孩子禁不得累,胤礽已经睡着了。
然而,两个大人却怎么都没法睡。
康熙认为自己找到了孽障多年不理他的真正原因,不把这事弄清楚,孽障还可能跟他闹。再说,他也不想背这黑锅。
皇后则是想弄清楚身边这男人到底有没有这想法,这关系到她下一步的动作。
于是,两个人商量了一会儿,决定找鬼差。
鬼差:你们夫妻俩真是精力旺盛。
他悠悠然地答应,悠悠然地从怀里掏出一,悠悠然地递给康熙。
康熙:“……合着你早就知道,在这儿遛我们夫妻玩呢?为何不早拿出来!”
鬼差依旧悠悠闲闲,“非也,非也。读书人的事能叫溜着玩吗?读书人的事叫渡劫!一波三折,渡劫成功,方成大道。”
康熙:朕信你个鬼!
他低头看了看封面,上书五个大字——大义觉迷录。
正当他觉得有点耳熟的时候,皇后翻开封面,扉页上写着作者名: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
康熙:“……”
他看了看一旁的《圣祖起居注》,再看看手里的《大义觉迷录》,深深地陷入怀疑中。
※※※※※※※※※※※※※※※※※※※※
【1更文了更文了
【2《大义觉迷录》是清代雍正帝编著的一本清史文献汇编著作,全书共四卷。
雍正六年(1728年)清初文人曾静和其门徒张熙 ,不满身为夷狄的满清皇帝统治天下,因此宣扬雍正帝的得位不法和十大罪状,所以试图游说当时的川陕总督岳钟琪反清复明,岳钟琪假装同意骗出口供,反过来逮捕二人,送返燕京,之后在刑部侍郎杭奕禄等的审问。而后雍正下令收录关于此案的上谕、曾静的口供和《归仁录》,合成《大义觉迷 录》。
雍正八年,雍正帝于全国各地发行刊印,但于乾隆帝上位后马上被禁止发行和刊印,后于光绪年间重新刊印此书。
此书澄清雍正帝即位以来种种流言,并清理异议。书中辩论的过程表现了在十七世纪明末清初当时的思想与智识论辩,将隐晦不明的皇权争斗公开在世人面前讨论,成为后世史家的重要研究史料。
【3又如逆书加朕以弑兄之名。当日大阿哥残暴横肆,暗行镇魇,冀夺储位,二阿哥昏乱失德。皇考为宗庙社稷计,将二人禁锢。此时曾有朱笔谕旨:“朕若不讳;二人断不可留。”此广集诸王大臣特降之谕旨,现存宗人府。
朕即位时,念手足之情,心实不忍,只因诸弟中如阿其那等,心怀叵测,固结党援,往往借端生事,煽惑人心,朕意欲将此辈徐徐化导,消除妄念,安静守法,则将来二阿哥亦可释其禁锢,厚加禄赐,为朕世外兄弟,此朕素志也。
【4等康熙回地府,把胤禛叫来。
康熙:给你个机会,自己干了什么自己说!
胤禛(跪地):儿臣有罪。子孙不孝,洪秀全率领农民起义,夺了大清半壁江山。
康熙:……
胤禛:儿臣有罪。子孙无能,奕詝这孩子……英法联军攻进北京城,奕詝竟然又与之签订条约,赔了八百万白银,还割了九龙半岛。英法贼人竟然还堂而皇之坐在龙椅上耀武扬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