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将所有情报综合给大家详细汇报一遍后,说道:“依现在情况,赵国北路军十五万最强,主将乐叔名将之后,多年追随李牧,用兵老道,只能依旧与之对峙,不可攻取。中路军,李左车北逃代郡后,只剩下十万各郡调来的郡兵,和赵葱带来的两万禁卫军,实力比较.弱,但赵葱也是一员虎将,不可小看,地形也是最险,不利于进攻。南路军是赵国的二十万正规军,已经多次与秦血战,但颜集用兵远不如司马尚,地形也比较缓。我决定先从南边下手,再迂回包抄中路军拿下后再包围猛攻邯郸,邯郸破后,北路军可以不战而降,赵国必亡!各位觉得怎么样?”
“谨遵上将军将令!”众将纷纷回答!
“鄣邯将军,命你部秘密南下配合杨端和猛攻颜集军团。其余众将可以小规模佯攻,牵制敌军。你们还有什么问题?请提出来!”
“未将李信,愿率精骑八万,从北边楼烦借道,猛攻雁、代二郡结合部,长驱进入赵国腹地,可以攻城据守,也可破坏其粮道!赵国必大乱,不战自败!”李信提出了一个极其大胆的想法。
“如此太过冒险了!一不小心就有被围歼的危险!”众将纷纷表示质疑。
“此计可行,李牧死后,赵国三路大军没有一个人能统一指挥,赵国内地现在十分空虚。如果李牧在是冒险,现在李牧不在了,却是安全得很!”王贲赞同地说道。
“此计甚善,正好可以呼应南路军进攻,使赵国南北无法兼顾!北路军依李信之计行事!”王翦表示赞同,“只是如此,北路军只剩下王贲一部的十万重骑,单独对乐叔的十五万精锐边军,稍显不足!”
“上将军,末将十万足够对付乐叔的十五万大军了!”王贲说道!
“我要的是全胜,不是惨胜!杀敌一千自损八百那不是胜利,对大秦来说是失败!如果拿下赵国,自己六十万大军也损失过半,天下何时能统一?记住,惨胜的仗,就是失败!”王翦说道。
“上将军,末将与乐叔有过一面之缘,在草原一起砍过匈奴人,末将愿率本部人马北上,到王贲将军帐前听令。想办法招降乐叔所部!就算招降不了,也能瓦解他们!”黑山说道。
“黑山,你有何妙计?说来听听!”王翦问道。
“乐叔的十五万边军是李牧的嫡系部队。只要我们大力在他们军中宣传赵王和郭开害死了李牧,必然军心大乱!李牧抗击匈奴数十年,英雄形象深入赵人心中,我们可以在北边为李牧建祠,大力宣传他为华夏抗击匈奴的功劳。他的边军必然恨死赵王和郭开。我们就可以坐等他们上门来投降了!”黑山说道。又拔出身上带的宝刀,介绍道:“这把宝刀是李牧佩带十余年的佩刀,他在匈奴草原时将刀赠予未将,嘱咐未将带秦军接替他北击匈奴,守护华夏。末将就是用这把刀砍下头曼单于的脑袋的!到时我将亲入乐叔大营,说降乐叔!”
“好!就依黑山之计,不战而屈人之兵,上上之善也。但入营劝降,未经本将军许可,不可擅为!”王翦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