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无限轮回学院 > 第一千七十五章 资格

第一千七十五章 资格

种意义上来说,是思想的人的原罪。从冥想中,因而也就是从神秘中寻求解脱的思想是异端思想。解脱对于思想的人也像对于宗教信仰的人一样,仅仅是口头上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利益是固定不变的,是真正的自尊。它就是优势的证明。

所以,这类信仰,多是信一处实际的、终点性的天堂——当然可以设想它是在来世,或另维。

而另一种信仰,把神看做是人不可企及的善好境界,则一定是看清了“无极即太极”,所以相信神不在终点,而在无极的道路上。

根据这一认识,我们必须把希腊悲剧理解为不断重新向一个日神的形象世界迸发的酒神歌队。

因此,用来衔接悲剧的合唱部分,在一定程度上是孕育全部所谓对白的母腹,也就是孕育全部舞台世界和本来意义上的戏剧的母腹。

在接二连三的迸发中,悲剧的这个根源放射出戏剧的幻像。

这种幻像绝对是梦境现象,因而具有史诗的本性;可是,另一方面,作为一种酒神状态的客观化,它不是在外观中的日神性质的解脱,相反是个人的解体及其同太初存在的合为一体。

希腊人在他们的日神身上表达了这种经验梦的愉快的必要性。 日神,作为一切造型力量之神,同时是预言之神。

按照其语源,他是“发光者”der“Sende”,也可译为“制造外观者”。

是光明之神,也支配着内心幻想世界的美丽外观。

这更高的真理,与难以把握的日常现实相对立的这些状态的完美性,以及对在睡梦中起恢复和帮助作用的自然的深刻领悟,都既是预言能力的、一般而言又是艺术的象征性相似物,靠了它们,人生才成为可能并值得一过。

如果我们愿意说,这可说是一种神秘主义,但这不是那种把个人的人格抛弃,以求取被纳入“一切”--而这“一切”又近乎“无有”--的神秘主义。

而是秉具灵魂的一切才能,修炼它们,以期达到最高境界,而热切地迎向一切造物之父的神秘主义。

这种在层次上较为精进的神秘主义,在泰戈尔之前的,并非全然陌生,当然,很难说古代的禁者与哲学家们就已有这种神秘主义,而不是存在许多“巴克蒂”(bhakti)中;

所谓巴克蒂,乃是一种虔敬,其本质是对于神的深刻的爱与依赖,早在中世纪,在其它宗教与宗教性文化的某些影响下。

巴克蒂就已在教的各阶段中寻求其信仰的理想,这理想,性质上虽然有变化,但在概念上都是一神论的。

在我们投入这场斗争之前,让我们用迄今已经获得的认识武装起来。

与所有把一个单独原则当做一切艺术品的必然的生命源泉、从中推导出艺术来的人相反,我的眼光始终注视着希腊的两位艺术之神日神和酒神,认识到他们是两个至深本质和至高目的皆不相同的艺术境界的生动形象的代表。

在我看来,日神是美化个体化原理的守护神,惟有通过它才能真正在外观中获得解脱;相反,在酒神神秘的欢呼下,个体化的魅力烟消云散,通向存在之母、万物核心的道路敞开了。

创造亚当是人本的——具体的,造型的,是一种劳作,是一次性诗歌行动。创造夏娃是神本的、母本的、抽象的、元素的和多种可能性同时存在的——这是一种疯狂与疲倦至极的泥土呻吟和抒情。

是文明末端必然的流放和耻辱,是一种受难。集体受难导致宗教。神。从亚当到夏娃也就是从众神向一神的进程。

那末,在这样的宇宙里,究竟有些什么旁的力量,他可以信赖能和他合作呢? 至少他可以信赖他的同胞人类——在现实世界所已经到达的存在阶段上他的同胞人类。

但是否也有一些超人的力量,如我们所谈到的多元派宗教性的人所惯于信仰的那样呢?

他们说,“除了上帝,再没有旁的上帝”,听起来好象是一元论的说法,但是从原始的多神论提高进化到一神论,本来就提高得不完全;

一神论本身,如不作为形而上学者的教案来讲,而单从宗教性来讲,也一向只把上帝看作是一个帮助者——所有世界命运创造者当中的“第一个帮助者”而已。

雅安看懂的,默雷却似乎还木明白。 他不懂若维每多流一滴血,他就更接近自己的毁灭之途。 这是一场荣誉的竞技,不是比耐力,也不是比剑技。

默雷一味顽固地坚持下去,和对手的宽宏大量相形之下,更显得他缺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