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骄主 > 第九十九章

第九十九章

见元羲麻利地起身,又忍不住训道:“朕把你养的实在娇贵,跪一会儿便受不了了。”

元羲便自然而然道:“跪着回话,儿臣脖子仰得累。”

天子看她一眼,见她面无惧色还略有些委屈,心中忍不住叹气。他使了个眼色,一旁的宦侍便立刻给元羲看座。

元羲坐下之后,方才面带笑容道:“父皇还有什么要问的,儿臣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天子眼皮抬起看了看她,道:“开放边境或有危险,若叫奸细混进来,于边防不利。”

元羲眨巴着一双大眼睛道:“不是开放边境,只在边境设市署,由专门的官吏看着,交易都在官吏眼皮子底下进行,应是不会出大事。再说奸细斥候之事,防不胜防,便是如今,亦不能保证边关没有他国的探子。想来他国边关,亦有我朝的探子。”

天子听她说得头头是道,忍不住哼道:“你竟是都想过一遍了?”

元羲道:“儿臣想得粗浅,只这么一个提议,父皇若觉得可行,可在朝上与众臣议一议。这么多人,总能把这个粗浅的想法变得精细起来。”

天子不语。如今国库空虚,军费不足,若能以茶易马,那自然是好事一桩。且战马为军需,毕竟要得少。太平年间,马匹几乎不会有大的损耗。而若真如元羲奏表所言,茶是夏国普通百姓日常所需,那必然日常所耗数量甚巨,其间利润之丰,实难想象。

他沉默片刻,抬起眼来看着元羲,开口问道:“你怎知夏国愿意以马易茶?”

元羲点头答道:“此事儿臣与慕容德谈过,我二人皆觉可行。实在是夏人饮食太过油腻,胃气不调,需茶相佐方可解。偏生夏国不产茶,正如我国不产胭脂马一般。诚如儿臣奏表中所言,这是各取所需两相得利之事,夏国没理由不同意。”

天子哼笑一声,复又问道:“此事他能做主?”

元羲笑嘻嘻道:“总归他也是个正经皇子,便是不能做主,也可替我们说项。事在人为,父皇你说我说得可对?”

天子打量着她,终是点头道:“你这话,确实有道理。”

夏国送了这么些战马来作贺礼,已是先表达了善意,此事成功的机会很大。

元羲的奏表,让几个重臣万寿节都不能好好过。三省长官白日里参加朝贺庆典,晚间在政事堂中聚首议事。若真与夏国在两国边境设茶马互市,其中涉及之事十分广。几位宰辅都是持重之人,不像昭宁公主这般想一出是一出,自是考虑得全面一些。

门下省有封驳之权,便是圣旨,门下省未加印,便只能称为中旨,效力大打折扣,臣子有权拒绝执行。军国大事,当朝宰辅们首先需要考虑的,不是这件事要怎么做,而是这件事是不是要做,若真做了,有什么影响。

皇后在宫里正与嘉蓉说着话,便有心腹侍女同她来报,说昭宁公主被请进了政事堂。

一声脆响。嘉蓉手上的琉璃盏已成了碎片,祭了土地。

她乍然一听此事,只觉十分恍惚。

政事堂是宰辅们议政之处,便是她母后,大殷的开国皇后,亦未去过那里。她怎么就去了政事堂呢?

这等重地,如何轮得到一个公主踏入。偏生宰辅们需要了解夏国的意向,起码了解公主殿下同那身为使臣的夏国皇子议到哪一步了。若他们贸然去问夏国皇子,则太过正式,叫人以为他们代表了大殷朝廷的意志,一切未定之前自是只能问问自家人。

头戴九树花冠身着礼服的昭宁公主进入政事堂时,面上竟是一派好奇。她没有装作沉稳的样子,只是保持着这个年纪的少女都有的鲜活和好奇,目光逡巡过一圈,才与几位臣子见礼。

然而应对朝臣,与应对天子是不同的。面对天子还有插科打诨的余地,面对朝臣便只剩君臣对答了。

几位大人问得仔细,特别问了她与夏国皇子交往的过程和细节,元羲挑了能说的,也都仔细答了。

这件事她与慕容德有私下协议,并不是什么都能往外说的。

盘问到了最后,中书令沈南英问道:“殿下可知,这般与夏国贸易互通,在其他国家眼中,或许会以为两国有结盟之意?”

平日里说什么兄弟之国,那不过是客套话,真正结盟,是要落到实处的。

元羲一脸天真无辜理直气壮:“本宫没想那么多那么远。结不结盟的,是朝臣们该考虑的。”

“这是自然。”几位大人拱手表忠心,心里各都盘算着与夏国结盟有没有必要,是不是可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