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时辰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并不短。毕竟这已经占了白天的一半时间。
可在刘季看来,还是太少太少。今天算是刘季接手这五百风骑的第一天,虽然有曲长王靖这个刘季的崇拜者带头,刘季也没有进行太过离谱的训练项目。
想要将赤汉风骑训练成白马义从那样超标的游骑兵,刘季首先要搞清楚两者的差距到底有多少。因此第一天的这三个时辰,刘季的主要目的就是查看一下这五百人的马匹操控程度和相互之间配合的默契度。
因为这两样东西,才是白马义从纵横无敌的关键所在。和游牧北疆的胡人们打了几十年交道的公孙瓒,很清楚他们的弱点在哪里。
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因为没有固定的聚集地,因此也没有什么需要长期守护的地方。哪怕是一些祖地或者祭坛什么的,由于没什么价值,也很少有人会对其感兴趣。
所以这些胡人们的秉性就像强盗一样,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不去考虑什么是种地生产,只是在需要的时候,聚集起来去劫掠一把。
成功的话,就带着战利品满载而归。失败的话,就带着族人和牛马,继续远遁。因为一切东西都可以搬移,所以他们很少会死守一地,如果战事不利的话,他们往往就会四散逃开,然后再另寻时机,准备下一波的攻击。
要想逮住这些家伙,就必须要保证能拥有比他们更快一步的速度,也是因为如此,在拥有了骑射方面完全不逊色于胡人的骑兵之后,公孙瓒依旧玩儿了命的将他掌握的军阵进行了魔改,并且硬生生的靠着他魔改之后的军阵,将白马义从完成了最终的升级。
不过哪怕是经过了魔改,军阵最基础的特质仍旧没变,那就是维持军阵的基础,依旧必须是训练有素,配合默契的士卒,并且因为白马义从是骑兵,需求的条件又加上了一条就是马匹的控制程度。
然而,在白马义从严重超标的速度下,如何在战斗中维持阵型,就成了他们要考虑的重中之重。所以公孙瓒的理念就是将所有的敌人消灭在安全距离之外。
这样一来,白马就可以避免冲入敌阵之后,与敌人交织在一起,导致自身最大的速度优势完全失去意义,最终变成菜鸡互啄的场面。
比如白马最后葬身的界桥之战,就是因为公孙瓒上了头,导致白马冲进了鞠义准备好的刀盾泥潭,最终被活生生的拖死。
由此可见,失去了速度的白马义从,作用还不如普通的突骑兵。所以对于这支将在另一个世界重生的白马而言,想要达到那种无论是在追袭时,还是撤退时依就能维持住阵型不乱的境界,就必须要有与之匹配的能力才行。
无与伦比的默契,如臂趋势的操控就是在白马达到超高速之后,每一位骑士必须掌握的能力,因为只有这样,白马才能保证就算是遭到了箭雨的洗地式攻击,依然能凭着整体阵势所提供的超标速度和御风能力,杀出重围。
毕竟对于骑士来说,有时候看得到,想得到,不代表就能做得到。毕竟马儿可是听不懂人话的,只有经过了长期的适应和驯养,让马儿和自身产生默契度,到了关键时候,才能不掉链子的达成目标。
让刘季感到欣慰的是,这五百名的赤汉风骑,虽然在穿越过横七竖八的麻绳之间的空隙时,磕磕绊绊的样子十分狼狈。可大部分人都顺利的抵达了麻绳阵的另一边,只有寥寥的几个人,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小小的失误,从而把几处麻绳趟成了一团。
但这几个家伙仅仅占少数的少数,而且旁观的公孙瓒也刘季提示过,这几个家伙只是单纯的失误,本身的能力应该和大部队不相上下。所以在刘季看来,这几个无伤大雅的家伙,完全不能影响他现在的好心情。
就这一天测试的结果而言,刘季可是颇为满意的。该说赤汉风骑不愧是汉风国最精锐的骑兵吗?这种骑术的操控和配合,甚至连公孙瓒都忍不住赞叹了一句“不错,几乎比得上白马大成之前的程度了。”
好吧,刘季姑且就把这当做是夸奖了,虽然不是夸他的。但不管怎么样,经过了这一天的测试,在见识了风骑的集结,队列,冲锋等等各种配合之后,刘季对于赶在北荒攻城之前,将白马义从基本训练完成的信心,又增加了几分。
在刘季紧锣密鼓的训练当中,三个时辰的时间就这么不知不觉的过去了。随着天空的阳光由金黄渐渐变为橘红,本来满满当当的校场,只剩下了几个孤单的倒霉蛋,闷着头操控着自己的战马,在纵横交错的缝隙中,小心翼翼的穿梭而过。
其余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