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真正的精锐,除了超强的基础素质以及精锐的装备之外,最重要的,就是百战余生之后,磨炼出来的钢铁意志和丰富战斗经验了。
但偏偏经验和意志这东西,不是通过艰苦的训练,就能训练出来的。不经过生与死的恐怖,血与火的厮杀,想要拥有这两样东西,根本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所以想要练就出一支战无不胜的精锐,就必须要把它送上战场。只有经过战场这个血肉磨盘的绞杀之后,这支部队才算初步经过了实战的检验。
接下来,只要他们能将战场之上的来的感悟,吸收融入到自身,那么他们就算一支初级的精锐部队了。
可问题是,仅仅是这一步,在正常的情况下,最少就要有十分之一左右的人命,填在里面。
而且,就这个数量,还是他们在打顺风仗的情况下,所得到的结果。如果是逆风局,恐怕都不会打到最后,由新兵所组成的部队,就会早早的崩盘。
毕竟,没经历过真正战场厮杀的新兵,在第一次面对那种生死一线,血肉飞溅的场面时,那种血腥和残酷多半会将他们的大脑,冲击至空白。
到那时,他们根本就不能回忆起,自己之前所学习到的各种战斗手段,只能凭着与生俱来的求生本能,闯过那个鬼门关。
假如是顺风局,经过了初时的惊慌或者兴奋之后,这支部队完全就可以跟着大部队,捡一些漏网之鱼,来继续磨砺自身的血性。
可要是逆风局,当初次接触到战争的新兵们,好不容易熬过了最初的恐惧和后怕,准备继续战斗时。
却发现战场上的己方战友,几乎都已经被分割包围。而且还有数之不尽的敌军,正踏着尸山血海的向他冲来。
这种冲击之下,扪心自问,有几个初次接触到战争的正常人,心理能够承受得住,而不转身逃跑。
因此,如果算平均记录的话,汉风国真正见过血,能打硬仗的部队,其实并没有多少。
除了驻守在南越和北疆,终日里都要跟那些蛮夷们厮杀的边防部队之外,中原地区的大部分部队,哪怕算不上绣花枕头,却也只不过算是刚跨过了新兵阶段而已。
虽说心理上他们已经初步的了解到了战场的残酷,可他们的战斗本能和技巧,却还不足以支撑他们,在变化莫测的战场上,长久的生存下去。
有很多看上去虽说平平无奇,甚至是有些狼狈的小技巧,其实却是在关键时刻,能够救命的东西。
只有经历过足够的厮杀,攒够足够的经验值,方能让自己的身体将这些东西,刻入自己的本能当中。
可问题是,这种积攒经验的地方,可不是像前世一样,失手换来的,最多就是一顿责骂而已。
战场这个地方,从来就是失手在阴间的地方,一旦失去,连悔过的机会,都不可能会给你。
故而,当刘震听到吃了刘季药剂的赤汉羽骑士卒,能从肉体的记忆上,增加士卒的战斗经验时,才会如此惊讶。
因为刘季的这种方法,一旦能够量产,那么就算不能将新兵一步洗成精锐,最起码也能大幅度提高他们的生存率。
这就好比,当你还是一个小学生时,你参加期末考试,面对的是刚刚让你能够应对,却还需要仔细思考的试卷。
但你如果提前得到了小学至大学的全部知识,哪怕一时间不能够融会贯通,但你面对难度依旧停留在小学阶段的试卷时,你也能凭着脑海中超出了现阶段难度太多的知识,颇为轻松的解决问题。
就算有时候会因为马虎大意之类的原因丢失掉一些分数,但相对于之前,仍是小学知识水平期的时候,不论是难度还是结果,都会要好上许多。
想想看,假如一支肉体上已经掌握了各种各样的实用战斗技巧,并且还清楚的知道了,该如何在合适的时机里,使用这些技巧的部队。
就算他们会因为心理素质的问题,和各种出人意料的意外,而损失一些人手。
可凭着足够的技巧和能力,他们哪怕心中还存在着害怕,也会因为实力和眼光的问题,相对冷静的解决敌人。
这样一来,不仅新兵的生存率会大幅度下降,新精锐的成军速度,以及后续的提升难度,也会降低很多。
只需要三五年的时间,在刘季这种药剂的帮助下,汉风国哪怕实际兵力不变,战斗力最起码也能飙升两个大级别。
如此巨大的诱惑,无论是于公于私,刘震都不会允许自己放过的。因为在连年征战的汉风国,每一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