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展示。这几个民族很多人都知道,都接触过,更多的是介绍给外地不知道的同学朋友,还有些知道但是没有接触过的同学朋友。
接下来第三个展架便是几个少数民族,如瑶族,畲族,土家族,黎族等几个民族的服饰,语言,手工,生活习惯介绍。
再下来便是民族篇的终篇,便是绕家,东家,里家,木老族,革家人,穿青人等少数民族历史、语言、风俗习惯的介绍;最后还有保留着几百年前生活习俗状态的汉族村子介绍。
民族篇完,便是农村标识篇,就是那些已经过时不用的工具,还有正在用的工具,也借了一些小物舍来展示,有小对冲,连枷,推刨等。
这部分展示,苏泽宇也出了三分之二的照片。五一去谢秀平家,当时去村里逛的时候,看到的那些对窝,冲对的照片。谢秀平家的石磨,他叔的那些木匠工具,他们家的犁,耙,谷桶,风钵(风车),连枷等农具。
谢秀平的老家都说,清明栽包谷,准备秧chuáng;四月八五一收小季(油菜,麦子),端午栽大秧,六月六唱歌忙,七月半收包谷,中秋十一收谷子。
苏泽宇去谢秀平家的时候正是五一,那会忙着收小季,忙着打田。所以苏泽宇照了很多照片。谢秀平和他叔的背影入了好几次镜,谢秀平推磨,谢秀平用连枷打菜籽,谢秀平铡草,他叔扶犁,他叔扶耙。
还有其他同学收集的纺车,棉布机,磨枫香的水车,连叉,钉耙等。
在这篇章里还乱入了一张照片,就是牛达坎那个烂泥淖,稀泥巴上的脚印清晰可见,坎边的松树gān上有新鲜的划痕,有油脂顺着沟巢流入底下装了小半袋油的透明袋子。配字“路哭了,树哭了,我们都哭了哭::>_<::”,后面还画了一个哭的表情。
第三篇章,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篇章,就是他们这次活动的主要内容,屯上村,芭芒村,茅坪村的活动展示。
“这些人坐在牛车上,没有看到那牛可怜吗?透过照片都能看到那牛都累出汗了!”一个女孩子的声音传来。
“那你怎么不看看这张。一个男人在前面拉车,上面坐着三个孩子,还有三个jī笼,那jī笼竹篾缝隙里还能看到jī毛,像是小jī仔耶,还有几个空猪笼,后面还有一个女人在推车。诶,人不更可怜吗?”另一个女孩看着另外一张照片,一边看,一边说。
“牛耕田还要遭人骑,拉车,真是可怜!”先前女孩又说。
“你怎么就没有看见这张人耕犁呢!”后面的女孩看着另外一张照片又道。
谢秀平走马观花似的才看完民族风情篇和农村记忆印象篇,就听到有人在那里争论。谢秀平抬起头来,看到两人的争执也引来一些人围观。
“那个!人拉车,牛拉车,是牛可怜,还是人可怜?人耕地,牛耕地,是牛可怜,还是人可怜?”谢秀平才走过来,就又听见一个男生的声音响起。
“其实都是没有办法啊!现在有些条件好的农村可以用机器耕地,可以有车代步,如果他们都有这个条件,那牛解放了,人也解放了!在很多农村,条件好点的才能养得起一头牛,帮助耕田种地,提高耕作效率,改善生活条件!那条件差的,买不起牛,就自己耕地,自己拉车,效率低,人又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