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王果然将名单贴了出来!”
镐京中,众位大臣说着不会派人去晏城,还是暗戳戳的派了人前去。
见到的,便是张贴在城墙上的巨型纸张。
上面密密麻麻的写满了捐赠物资的名字。
捐赠!
诸位大臣提起这个词便一阵咬牙切齿!
安王在名册上写上那么大的一个‘捐赠’,直接给了晏城百姓一个他们无偿赠与的名声。
更让人火大的是,安王竟然还在名册的最后写了一句“物资量大,大臣正在继续筹备中!”
这简直是在告诉百姓们,他们会继续无偿的捐赠物资。
若是某一日,他们断了物资,安王还不知道会往他们头上安上一个什么名头!
砸进去的银两平白打了水漂不成,还要担上一个半途而废的名声?
大臣们恨恨的在屋中走来走去。
“父亲,您叫儿子?”
城南的一座宅邸中,一名青衫男子步伐轻快的步入书房之中,对着正背着双手,在看着屋内挂着的画像出神的中年男子行礼。
中年男子回过头来,扫了一眼仍旧弯着腰的男子。
“起来吧!”
中年男子叹了一声,折身去了书桌前。
“父亲,您召儿子可有要事?”
青衫男子直起腰,露出一张俊俏的脸庞。
此时,这张脸上布满了疑惑。
父亲可许久未曾召见他了!
“邵儿,你可有衷心之人?”
中年男子敲敲桌面,一副要同男子长谈的模样,问出口的却是这样一个问题。
名邵儿的男子一愣,脸上浮现红霞。
他弯下腰,再次行了一礼。
“回父亲,没有!”
中年男子挑眉看着自家儿子,轻哼一声。
“你自己有把握便好!”
“儿子明白!”
邵儿直起身,像是从未提起过这个话题似的。
“既然你对此没有兴致,我也不逼你。”
中年男子双手撑着下巴,专注的盯着面前的儿子。
“明日便是放榜之日,你切记要时刻注意着!”
“是!”
这一段时间,大臣们除了搜寻物资之外,格外关注的,便只有一个科考了。
由于慕容羽联合周邈收押了大批士人,剩下的这些人倒是格外守大臣们重视。
他们回了府中,自是将围猎期间,镐京发生的事情,事无巨细的问了个清楚。
可以说,留在考场上的,可能学问不是很好,但却一定是个聪明伶俐,懂得审时度势的!
在朝为官,靠的不就是那股伶俐劲儿嘛!
再者,这些士人入朝为官,指不定是什么职位,提前拉拢了过来,不是为自己的未来找了一个助手?
而且,那些士人背后的夫子以及同窗,也不是可以及时拉近关系,以趁机多一些隐藏力量?
考虑到那些士人的行为可能受到其他人的指点,这些大臣们并未急着出手,而是在空闲时去茶馆酒楼转一转,同那些士人聊上一聊,探探虚实。
或者说,这些大臣们的精力,并未完全放在拉拢人心之上。
首批送往晏城的物资,是由那些世家小姐夫人们举办的捐赠活动所筹集到的资金,以及大臣们捐出的银两组成的。
集齐的银两数额巨大。
皇帝直接命将士们将这些银两悉数换成了物资,全部送往晏城。
也正是因此,晏城收到的物资十分多。
这么庞大的金额,却是不可能再次达成的!
银两多少,大臣们倒不太关心。
他们烦的是因为首次大量采购物资造成的物资短缺!
为了快速集齐物资,皇帝命将士直接就近采办。
那么庞大的金额,几乎将镐京附近的物资采购一空。
再加上商户们瞧见了这里面的利润,一个个的争相将散落在民户的物资收集到一起。
顾及到皇室和诸位大臣,商户们并未提价太多。
这却也让大臣们心生火气。
他们需求的量十分庞大,即使只提一点价格,也会让大臣们付出极高的代价!
且,物资只有那些,如果只是一两个大臣收购,物资完全够用,但是若是所有大臣全部开始采购呢?
这些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