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做好领导必备法宝 > 第九章 领导表扬下属时的讲话2

第九章 领导表扬下属时的讲话2

l.要根据别人的奋斗目标而赞

赞美别人的前途,首先要了解其志向。否则,你就会无的放矢,甚至南辕北辙。一个孩子非常崇拜警察,理想是长大后做一名威武的警察。如果你此时夸他聪明,音乐天赋高,将来会成为音乐家,他就会老大不高兴。对一位领导也是一样,升官发财无疑是他时时刻刻的目标。你若赞扬他四面临风,八面玲珑,必定前程远大,平步青云,他定会心花怒放。一位商人,如果你赞美他精明能干,善经营,必定会财源滚滚,生意兴隆,人心里就美滋滋的。

2.把握被赞美者的起点

起点是一个人前途的开端。起点不一样,每个人的前途极限也会不一样。一般地讲,起点高的人前途相对远大一些,起点低的人前途相对小一些。如果赞美别人前途时无视一个人的起点,就很难把握住赞美的度。如果你赞美一个小商贩前途远大,将来定能成为百万富翁,别人就不敢接受,甚至认为你是痴人说梦。如果你赞美一位已40出头仍在科长位置上奋斗的人将来没准会做总统,岂不折杀“小人”?倒还不如说他很快就熬个处级职位实在。

起点低的人,可以稍高于他的起点来赞其前途,起点高的人可以直接赞美其起点。比如:“小伙子这么年轻,又是北大研究生,基础好,起点高,前途无量啊!”这样的赞美有骨有肉,绘声绘色,并不令人感到虚无飘渺。

倪萍刚从山东调到*****,领导就把《综艺大观》这一重头戏交给她。当时,杨澜主持的《正大综艺》大受欢迎,实际上,她们两人有对打擂台的味道,导演对她没信心,她自己也没把握。但与她主持第一期综艺大观的特邀佳宾主持人牛群却在排练中鼓励倪萍:“倪萍,你永远记住,谁都是从零开始的。我看你这个零比别人的起点都高。”牛群并非毫无根据地为鼓励而鼓励。当时,《综艺大观》可以说是倪萍来*****后踢的第一脚。它与倪萍的前途,可以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她是背水一战,无退路可言。初来北京,北京人的傲气和对这位“外来妹”的轻视使她更为自己的前途而担忧。但倪萍有她自己深厚的基础。她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从业于山东话剧学院,并已拍过七部电影和三部电视连续剧。这些经历使她产生了很到位的舞台感觉。她懂得如何与观众交流,心里清楚摄像机的方位和镜头位置。而且,她在此以前,已与李小玢、方舒共同主持了一段时间《人与人》专题片,积累了一些主持节目的经验。李小玢,这位第一位走上电视的文艺节目主持人,曾在倪萍第一次录像后就赞叹道:“当时我都愣了,这家伙真上镜,台词说得好,这个倪萍将来准出名,弄不好出大名。”这些,就是倪萍的起点。《人与人》主持的成功,来源于她的基础,而这一成功又成了她主持《综艺大观》的更高起点。因此,牛群的赞美有根有据,从而使站在人生悬崖上的倪萍找回了自己的自信,在*****站稳了脚跟。

3.不要过于具体

前途是一个人未来的情况,究竟会是个具体到什么样子谁也难以预料。有人喜欢把别人的前途赞美得具体一些,以显示自己的洞察力,或增加赞美的说服力,但这样做往往容易弄巧成拙。如果一个儿童既喜爱音乐,又喜爱画画,那么你赞美他将来会成为音乐家呢?或许他将来什么都不是。

善于赞美别人的人并不把话说绝,适当抽象,模糊一些,让人觉得更实在、可行,甚至无需说出口被赞者便心领神会。丰子

恺考入浙一师后,李叔同教他图画课。在教木炭模型写生时,李叔同先给大家作示范,画好后,把画贴在黑板上,多数学生都照

着黑板上的范画临摹起来,只有丰子恺和少数几个同学依照李叔同的做法直接从石膏上写生。李叔同注意到了丰子恺的颖悟。一次,李叔同以和气的口吻对丰子恺说:“你的图画进步很快,我在南京和杭州两处教课,没有见过像你这样进步快速的学生。你以后,可以……”李叔同没有紧接着说下去,观察了一下丰子恺的反应。此时,丰子恺不只为老师的赞扬感到欢欣鼓舞,更意识到在老师没有说出的话当中包含着对他前程的殷切希望。于是,丰子恺说:“谢谢!谢谢先生!我一定不辜负先生的期望!”这天晚上,李叔同对丰子恺悄的赞扬,激励他走上了艺术生涯。丰子恺后来说:“当晚李先生的几句话,确定了我的一生……这一晚,是我一生中的一个重要关口,因为从这晚起,我打定主意,专门学画,把一生奉献给艺术。几十年来一直没有变。”

李叔同对丰子恺的称赞相当有水平。他先是对其进步大加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