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文山对托钵僧跟李诗剑所说的这档子称呼上的事情,来了个听而不闻,装作没听到一样。
见面讲礼完毕,厉文山就向李诗剑道:“诗剑,翠姑托为师我捎几句话给你,要你早开太平,也去修仙,又要你抓紧寻找他大哥史强生呢。”
李诗剑唯唯称是,又说道:“老师,我已经派人寻找史大哥了,可是至今没有史大哥消息。”
厉文山又问道:“为师我在大都山,听说你在天宁关下受挫,怎么这么快就打下天宁关和天宁府了?为何现在又按兵不动?”
于是李诗剑就请老师厉文山与托钵僧来参观自创的飞军,让飞军现场演练。厉文山与托钵僧看了都笑道:
“这真是奇思妙想啊,飞军一出,从此天下雄关,都要失色喽!你既有飞军,为何不赶紧动手呢?”
李诗剑道:“老师,那皇甫俊友没有什么计谋,可是他那谋士柴俊谋却是人如其名,颇有韬略。弟子与徐文虎师兄及众谋士已经料定,他柴俊谋必为皇甫俊友定合纵之计,必然要亲自出面游说南平汗国。
众军师都认为,柴俊谋一离开西塞关,我们这边就立即攻打两京关,那时可以减少损失,而且,到时候,我还要顺势一举拿下天同府,那时,皇甫俊友就是瓮中之鳖了!”
厉文山笑道:“原来如此!明尘道友也有一道喜讯要跟你说!”
李诗剑听了,就向托钵僧施礼道:“大师有何喜讯说给我?”
托钵僧道:“老衲如今已经踏上修仙之路,对这人世间的荣华富贵,早已看得淡了。老衲俗世有个儿子,做南平汗皇,因受老衲影响,弃了汗皇之位,也要修行。
如今,南平汗国新汗皇陆雨农愿意举国依附,做太平汗国的属国,与太平汗国做兄弟之国,世代友好,但要求保留自治主权。”
李诗剑听了,当然是大喜;不过,李诗剑也有要求:虽然两国友好,但是将来的后代南平汗皇,若是失道害民,那么太平汗国就要代行天讨,扶立新君!
托钵僧笑道:“将来的事,自有其运数,今天管他那么多做什么?我回去,自然要告诉南平汗皇,让他好好为君,抚百姓,守国土,遵奉太平汗国为宗主。”
李诗剑也笑道:“这样最好,我也不想打打杀杀,毕竟战争是拿人命往里填的。”
托钵僧又道:“南平汗国为表诚意,已经主动要把青州献给太平汗国了,此事你怎么决定的?”
李诗剑道:“前番有右军林珙元帅派了信使来,说到南平国让出青州之事。目前青州已经由林珙元帅实际接管,只是我一直没明白南平国为什么让出来,现在我明白了。”
厉文山道:“诗剑,还有一件事我要提醒你,目前翠翠已经在努力修习《观鱼经》了,我给你抄了副本来,你也要努力修炼,别落在翠翠后面啊!
另外,你们师兄弟几个都在这边,你不妨让人多抄几份,都来修习此经。”
李诗剑一众师兄弟们都道:“是!老师,弟子一定努力!”
于是厉文山道:“嗯,这就好。我也该回去了。”
托钵僧道:“厉道友,你且不必急于回去,不如就在这里,看诗剑夺了两京关和天同府再走。此后我回南平,也要带了小棒儿夫妇,一起上你那大都山去呢!”
厉文山道:“也好!诗剑,你什么时候攻打两京关?”
李诗剑道:“老师,那柴俊谋已经动身往南平去了——这一二天之内,我军就打两京关。”
于是,太平汗皇开平三年正月,甲子日,李诗剑大军攻
打两京关之战开始。
李诗剑早有布置:自己身先士卒,与宋义领那飞军先抢夺城墙,其他各队,也早已做好准备。
这一次竟然是在大白天行动!
那两京关上的守军,见敌营突然推出数百辆投石车,都道是投石攻城,便要躲避,只待敌军投石过后,再行反击。
不料,那空中飞来的,根本不是什么石头,竟然都是太平军将士!
守城诸军惊得呆了!然而战机战机,谁抓住战斗先机,谁就能胜利。守军惊呆不过片刻就反应过来了:
哎哟,这场面虽然壮观,但是,要命啊!
不多时,李诗剑飞军已有千人上了城墙,在李诗剑与宋义带领下,向左右两边冲杀。
守军抵挡不住,一溃而下城。李诗剑领兵尾追攻击,后面还有大量太平军爬上城墙。
不多时,李诗剑与宋义沿着城墙马道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