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到关城门口,自有手下太平军将领打开关城之门,于是,城外大军一拥而入!
两京关就此易主。
李诗剑早有号令,诸军杀入关城后,就分成数路,出两京关,直扑天同府。
天同府那皇甫俊友之兵,无心抵抗,又加之《太平汗皇太平歌》唱得深入人心,人人都盼着过上那“千里稻浪涌,万户桑麻栽”的太平日子,至于有城中平民百姓,那痛恨皇甫俊友**的,都有自发帮助太平军攻城的。
太平军攻打东门,便有平民百姓冲击东门,要开了东门来迎接;攻打西门,西门也是如此。
不用多说,李诗剑轻松夺了天同府,皇甫俊友就只能领着数万残存之人马,呆在西塞关上,夜深沉,数星星了。
李诗剑领兵攻城,见到城中平民协助己方攻城,心中也受震动:不想这些不拿刀枪的平民,也有这么大的力量!
自此,李诗剑仔细思考,为什么这些平民,并非士兵,却也有这么大的力量?用什么方法才能长久得到这民心拥护?
李诗剑继续进兵,来到西塞关下。
皇甫俊友情知大势已去,然而,西塞关西,是大西国唐自荣的地盘,东面,曾经是自己的地盘,如今却是李诗剑的了。
皇甫俊友哀叹:“若是柴军师晚走两天,我这天同府就不会丢失了!”
皇甫俊友独坐于西塞关上,日间徘徊无计,夜听四面楚歌。不过数日之间,关内士兵就逃了近万人。
皇甫俊友无奈,派人下关请降。于是,大通汗国从此成为了历史。
——托钵僧说到这里,就对陆雨农说道:“雨农汗皇,你知道那李诗剑为何能得到城里平民的帮助吗?”
陆雨农道:“国师,这个呢,我却是不知。”
托钵僧道:“那是《太平汗皇太平歌》起到的作用啊,那歌儿为李诗剑争得了民心。我们离开后,你可要关注民生,让百姓过安稳了,你的汗皇之位也就安稳了。能明白吧?”
听了这个话,陆雨农与常思琛都是大惊:“国师竟是真的要离开南平,去大都山吗?”
托钵僧笑道:“天下无不散的筵席,这一次,我要走;小棒儿和三丫,也是要跟我一起走的。”
陆雨农无奈,只好向小棒儿夫妇道:“逍遥王,你和妹妹真要去大都山吗?”
刘小棒儿与陆三丫都道:“我主汗皇,我夫妇二人已经决心走修仙之路了,请汗皇谅解!”
陆雨农转向常思琛道:“军师先生,您看——?”
常思琛明白陆雨农的意思是要挽留托钵僧与小棒儿夫妇,于是就说道:“国师,那柴俊谋还要拜您为师,这个事情没处理好,您走了,我们也不好处理啊。”
托钵僧笑道:“我不是说了嘛,软禁他让他反思,什么时候他那种报仇之意、荣华富贵之心都平伏了,什么时候就让他去大都山找我。
若是那时他不愿意做我弟子,就留在朝中为官也行,他其实也是挺有谋略的,只是我看他,分明是个数奇之人,倒是适合修仙。”
——南平君臣挽留不住。
托钵僧与刘小棒儿陆三丫一家三口,出了南平汗国皇都,一路往大都山来。
(本章完)
下载【看书助手APP】官网:www.kanshuzhushou.com 无广告、全部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