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八百里荆棘山,又遇一阵阴风,把三藏摄进石崖。有六个老者,二女子:一号十八公,乃是松树精;一号弧直公,乃柏树精;一号凌空子,乃桧树精;一号拂云子,乃竹竿精;一号赤身鬼,乃枫树精;一号杏仙郎,乃杏树精。女子乃丹桂、腊梅。把三藏昏迷了一夜,得行者、八戒寻至,将此树精一齐打死,救醒三藏。
又行多月,遥望一座高山,三藏忙问行者,行者道:“象似雷音寺一般,只是又有妖气,恐是妖怪变的。”三藏闻说雷音,就不顾妖怪,星忙策马向前。八戒、沙僧后跟,行者止之不住。三藏到山边,果见寺门上写着“小雷音法堂”,果有佛祖。三藏同八戒、沙僧一齐跪下。只有行者晓得,掣起金棒,望妖佛一打。忽然跌下一铙钹,把行者罩倒。妖现本相,道:“此是小西天,我是黄眉大王。”喝令小妖,把三众捆了不题。
却说行者罩在钹下,千方百计,不得出外,遂呼动伽蓝、揭谤,叫他上天救助。伽蓝等神取上界二十八宿来至,方救出行者,打破金钹。惊动老妖挺枪来战,众天兵一齐对阵。老妖手段高强,腰间取出一匹棉布抛起,把行者、天兵都包在布中,老妖收兵转寺,将行者、天兵吊在梁上。被行者使个遁法,脱下己身,然后放出师父三众,天兵众神。不觉惊动老妖,领兵追赶,又抛起布来,被行者先见走脱,把天兵、师父又捆进寺去。那行者正因无策,忽见一道金光东来,弥勒佛祖亲至,叫:“悟空莫忧,我来救你。此妖是我台下黄眉童子,偷去我的人种袋,故此善能装人,又偷去我钹子。你今去与他交战,我化一所瓜园在此。你引他赶来,你遂变做一瓜,我摘你献与他吃,然后由你摆布。”行者依言去战,不知佛祖念了甚咒,那妖果一直赶来。行者变做一瓜,弥勒佛摘与妖吃。行者进他腹中,就翻搅起来。那妖疼倒在地。
弥勒现了本形,取去布袋,得了金钹,方叫行者出来。叱转黄眉童子本形。
行者深深拜谢,弥勒带童子化金光而去。行者救出师父、师弟,放出天兵,两下分别各去。不知几时得见如来,且听下回说话。正是:无挂无牵逃难去,消灾消瘴脱身行;只因圣朝求经卷,受尽几多苦与刑。
三藏过朱紫狮驼二国话表四众过了小雷音寺,来至一岭,有三百里无路。乃是一条污秽坑土,名稀屎洞。忽遇大蟒拦路,被行者掣棒打死,八戒变出猪形,把嘴掉开秽物,引师父三众过了稀屎洞。
行至朱紫国中,师徒进朝,倒换关文,正遇朱紫国王因折凤得疾,行者采药医好,细问国王因何失去王后。国王道:“朕三年前与妃子在御园赏花,忽然昏迷,有一什么太岁将我王妃摄去,因忧成此病。”行者闻言道:“我去拿此妖来,与你取转王后。”言未毕,驾云而去,那国王惊骇不题。
却说行者寻至麒麟山獬豸洞,高叫:“我是朱紫国来取王后娘娘的!”
那妖挺枪来战,战经几合,腰间取出三个金铃:一个出沙,一个出火,一个出烟。杀败大圣,转洞自叹道:“摄来朱紫国王的王后,不知他身上怎么尽是刺荔,并未做得半刻夫妻。今又差人来取,被我战退,且放下金铃,略睡片时。”不料行者败阵不忿,变一个苍蝇,飞在老妖背上,一句句听得仔细,见他放下金铃,昏迷睡着,遂变出原形,盗去金铃。早惊醒老妖,蹑足赶上。
行者把金铃摇动,烟、火、沙齐出。老妖怪无处躲逃,忽见观音菩萨来救,高叫:“悟空住手。”行者慌忙跪接,菩萨道:“此妖是我座下金毛吼,因看守神失职,走出此妖,我今喝转他原形,你将金铃挂在他项下。”言毕,妖见真形,菩萨带回南海。行者进洞,救出王后。又忽见张紫阳仙真来到,高叫悟空,道:“王后身上衣服是我的棕团,怕妖淫他,我故把贴在他身,变成刺荔,今他难星已满,叫他脱下衣服还我。”两下交付已毕,行者带王后还于朱紫国,以妖精、菩萨、仙真之事,说与国王。国王听说,深欲厚谢。
三藏师徒不受,只领关文又行。
四众行了几日,三藏道:“今日天晴,我自己去化斋吃,你等在此坐下。”
众徒不敢却。他一人行至盘丝岭,岭下有一洞,洞边有一濯垢泉,七怪正在浴水。望见三藏来到,遂把洞化作茅庵。三藏只说是人家,径自进去化斋,被七怪放出丝绳,将三藏绑住,又去浴水。那行者、八戒正来寻师,却见七怪在水浴洗,把衣服放在崖上。行者知是妖怪,变作老鹰在树,听得那妖道:“洗完去蒸和尚。”行者心中就恼,把衣服一应抓去,八戒见行者抓去衣服,他就变一泥鳅下水,在那女怪阴户口左冲右撞。七怪当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