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聊斋志异 > 默认卷(ZC) 第13章 夜叉国

默认卷(ZC) 第13章 夜叉国

伙,样子也很像夜叉,大步流星地奔进洞里,叉开两腿坐在豹皮石座上,鹰一般的目光向四周扫视。夜叉们跟着走进来,列队站在东西两边,全都仰着头,把双臂交叉成十字形,那大夜叉挨个儿点了一遍,问道:“卧眉山的全都在这里了吗?”夜叉们齐声答应。大夜叉看着徐某说:“这个是从哪里来的?”母夜叉回答说是自己的夫婿。夜叉们又称赞他很会烹调肉食。马上就有两三个夜叉,跑过去把熟肉取来摆在石桌上。大夜叉双手捧着吃了个饱,极力称赞,说味道太美了,并且责令徐某要常常向他供献熟肉。又看着徐某问:“骨突子怎么这样短?”夜叉们回答说:“他刚来,还没有准备。”大夜叉就从脖子上取下珠串,摘下十颗交给徐某;每颗都像手指头那么大,光滑溜圆得像弹丸一样。母夜叉急忙接过来,替徐某穿好挂上,徐某也双臂交叉,用夜叉语表示感谢。大夜叉于是离开大洞,踏着大风飞快地走了。夜叉们这才享用剩下的熟肉,然后各自散去。

徐某在夜叉国住了四年多,母夜叉忽然临产,一胎就生了两男一女,都是人的样子,并不像他们的母亲。夜叉们都很喜欢这几个孩子,常常逗他们玩。一天,夜叉们出去猎取食物,只剩下徐某独自坐在洞中。忽然从别的山洞跑来一个母夜叉,要和徐某私通,徐某不肯。那母夜叉很生气,就把徐某扑倒在地上。徐某的夜叉妻子从外面回来,看到这情景,不禁勃然大怒,和那母夜叉厮打起来,把那母夜叉的一只耳朵都咬断了。打斗了一会儿,那母夜叉的丈夫也回来了,劝解了一番,把那母夜叉叫了回去。从此,母夜叉常常守着徐某,片刻不离。

又过了三年,子女都会走路了。徐某经常教他们学讲人话,渐渐地他们都能说一点,在咿咿呀呀的学话过程中,表现出了人的脾性。虽然都是孩子,可是爬山越岭就像走平地一样。他们非常依恋亲近徐某,很有父子之情。

一天,母夜叉领着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出去了,半天也没回来。这时,北风大作,徐某心情凄恻地思念起家乡;他带着儿子来到海边,看见旧日的商船还在,便和儿子商量一同回家乡。儿子想去对母亲说一声,徐某把他劝住了。父子俩登上船,一天一夜就到了交州。回到家里,妻子已经改嫁了。徐某拿出两颗明珠,卖了好几万两银子,家里于是非常富裕。儿子取名徐彪。十四五岁就能举起数千斤的东西,性格鲁莽好斗。交州的大帅见他有这般勇力,很为惊奇,就让他担任千总之职。正好碰上边境发生战乱,徐彪英勇作战,立了战功,十八岁就被封为副将。

当时,有个商人出海经商,也遇到暴风,被刮到卧眉山。刚登上海岸,就看见一个少年。少年看见商人,吃了一惊,当知道他是中国人时,就问他的家乡在哪。商人告诉了少年。少年就把商人拉入山谷中的一个小石洞里,洞外荆棘丛生;少年嘱咐商人不要出去,说完就走了。过了一会儿,他带来鹿肉给商人吃,又自我介绍说:“我的父亲也是交州人。”商人一问,才知道是徐某,在外地做买卖时曾经相识。商人便说:“你父亲是我的朋友。他儿子现在当了副将。”少年不明白副将是什么意思。商人说:“这是中国的官名。”少年又问:“什么叫官?”商人说:“出门就坐轿骑马,回家就住高堂大厦;在上面一声呼唤,下面就齐声答应;见到他的人只能侧目看他,侧身站着。——这就叫做官。”少年听了很羡慕。商人说:“既然尊父在交州,你怎么长期滞留在这里?”少年就把实情告诉商人。商人劝他回到交州。少年说:“我也常常这样想。但我母亲不是中国人,语言、相貌都很不一样;而且同类发觉了,我们一定会被残害。因此犹豫不决。”便走出石洞,对商人说:“等北风起时,我来送你走。麻烦你到我父亲和哥哥那里,给他们传个音讯。”

商人在小石洞里躲藏了几乎半年。有时从荆棘丛生向外偷看,看见山里总是有夜叉走来走去,他十分害怕,一点儿也不敢乱动。一天,北风吹得枯叶沙沙作响,少年忽然来到石洞,领着商人急急地往海边跑。并嘱咐他说:“我拜托你的事千万别忘了。”商人连声答应。少年又把一些熟肉放在船舱里的桌子上,商人就开船往回走。船回到交州后,商人来到副将府上,把自己所见到的事情详细地叙述了一遍。徐彪听了十分伤心,就想去寻找亲人。他父亲担心海上波涛汹涌,妖魔群集,风险太大,吉凶难测,便极力劝阻他。徐彪捶胸顿足,悲伤痛哭,父亲怎么劝也劝不住。徐彪把事情禀告了交州大帅,带着两个士兵乘船下海。

船遇到顶头风,在海浪里颠簸漂流了半个月。四处一望,大海无边无际,一片迷蒙,无法分辨东南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