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留下你的青春美
美丽,是上帝赐予女孩子的财富。
美术老师肖很欣赏马馨的美丽。
放学后,美术老师肖把马馨和孙黎留下了,他们都是美术辅导班的成员,美术辅导班有活动。
这个美术辅导班是自愿参加的,全校有二十几个人。肖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美术辅导,有时也在星期天带学生到野外写生。肖的美术功底还是不错的,曾发表过一些美术作品,作品参加过全国的美展,是省美协会员。
肖为了作画的方便,租用了学校附近的一间民房,屋子里到处是他的作品,挂在墙上的,立在地上的,还有几个石膏雕塑,有裸体,有人头。屋子里乱糟糟,一股浓重的油彩气味。床上的脏衣服和被子乱成一团。肖是个不拘小节、不修边幅的人。
这次肖让学生进行静物写生,画一个搪瓷水杯。肖把搪瓷水杯放在桌子上,杯盖儿放在杯子旁边,让大家画素描。
肖先简单讲了透视、光线什么的,接着讲了三角构图。肖让学生在画纸上画一条对角钱,说所画的物体大致在下方的这个三角形里面。这就是常说的三角构图。
肖讲到了黄金分割,他指着那只水杯说:“比如这只杯子,在画面上画在什么地方合适呢。画在正中,还是画在一侧,如画在一侧,画在什么位置最合适?这就要用到‘黄金律’,也叫‘中外比’和‘黄金分割’,这是古希腊人提出来的,至今已经好几千年了,画家们一直在沿用。这个点位就是那个著名的数字0.618处,假如你的画纸是一尺的话,就画在0.618寸的地方。当然,实际画画的时候还得灵活运用,不能那么机械。”
肖又讲了国画中的“留白”。说画面上要留有一定的空白,不要画得太满太挤,太满太挤就不空灵了,没了想象的余地。肖还结合唐诗说明了诗画的关系。他说:“唐诗中的许多好诗都是可以入画的,而且符合绘画的原则,比如杜甫的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就诗中有画。画面的主体是两只美丽的黄鹂,背景是蓝天碧水,可能还有一带远山,有一行白鹭飞上蓝天。画面上只能画两只黄鹂,如果画五六只就多了,挤了;白鹭呢,也只能隐隐约约地画一行,画三五行也不行,太满了。画面上必须留有充分的空白。”
同学们都听得很入神。肖是很善于讲课的,能结合有趣的例子深入浅出。
马馨坐在前边,聚精会神地听着,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老师。肖望望她说:“你听明白了吗?”马馨点点头。马馨觉得,这个美术老师不但知识渊博,而且讲课生动有趣,还经常有绘画作品发表,不禁对他有几分崇拜。
肖也讲到了中国画的“形”和“神”。他说,中国画追求的是神似,比如中国画上没有阴影,这在西方画家看来是不可理解的,但这正是中国画的高明之处。人们欣赏的是画面景物的艺术美,为什么非要在意有没有阴影呢?这就是中国画的神似,不拘泥于真实的描摩。肖还举了国画大师齐白石画的虾。肖说,齐白石早年画的虾都是八条腿,这是真实的,可是那虾并不那么灵动,有些死板。后来,齐白石画成了六条腿,这虾就活多了。到了晚年,齐白石把他的虾画成了四条腿,这虾才真正的要蹦出纸面来了,那么逼真,那么空灵,这才是进入了化境。齐白石舍弃的是形似,得到的是神似。
肖还翻开了一本画册,让大家看那上面的一幅齐白石的虾,果然那虾只画了四条腿。肖说,当然,对于你们来说,是初学阶段,还达不到神似的境地,要先能形似,形似而后才能神似,先要能画得像,然后才能出神入化。肖还举了毕加索的例子说,毕加索是现代派的大师,他画的人物都是变形的,看去好像鼻子长在耳朵的位置上,眼睛可能长在后脑勺上。他也不是开始就画这种画,而是老老实实地写实,一笔一笔地真实地画出景物,后来,他才产生了一个飞跃,使他的画超越了现实,表达出一种新的感觉上的真实,创造了独特的风格。
肖说,对你们来说,现在当然是老老实实地画好实物,你们还处在要画得像的阶段,不可浮躁。
讲完后,肖就让大家自己画,他在一旁照着一张照片画一幅油画。那是一幅风光画,有山有水,有树木,还有一个小别墅,别墅前的小路上有一只奔跑的小狗。画得很形象逼真,但又比照片看去更美,更灵动,有意境。肖说,画好后拿去参加一个美展。
大家画了不到一个小时,肖说:“没画完的回去可以凭记忆和印象接着画,或者加工加工修改修改。下次辅导时带来。”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