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成语故事 > 第11章

第11章

母谈笑。宝玉请了安,坐了一会儿,因惦记着晴雯等,便回到自己的房中。宝玉一踏入房门,药香满室,但不见一人,只有晴雯独卧炕上,脸上烧得绯红。用手一摸,滚烫滚烫的。宝玉见此情景说道:“别人去了也罢,麝月秋纹也这么无情,各自去了!”晴雯答道:“秋纹是我撵了他去吃饭了,麝月是方才平儿来找他出去了。两个人鬼鬼祟祟的,不知说什么。”

原来平儿来找麝月,是告诉她小丫头坠儿偷了镯子,因晴雯是火爆性子,怕她忍不住气要打骂坠儿,所以把此事悄悄地对麝月说了。

后来人们用“鬼鬼祟祟”表示行动不光明正大。

国色天香

唐·李浚《摭异记》中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唐太和年间,有一次,文宗皇帝李昂在程修己的陪同下,到御花园赏花。这时园中百花齐放,姹紫嫣红,争奇斗妍。当文宗看到花王——牡丹的时候,便问身边的程修己道:“今京邑传唱牡丹诗,谁为首?”(意思是:而今都城里传唱牡丹诗的哪一个数第一?)程修己回答说:“中书舍人李正封有诗道:‘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唐文宗听了,赞叹不已。

后来人们从李正封的两句诗中摘取“国色天香”来形容牡丹的色香皆佳,不同于一般花卉,也用来比喻女性的美丽。

国士无双

《史记·淮阴侯列传》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韩信从小就喜欢兵法和武艺,后来成了汉初具有卓越才能的军事家。

当秦王朝政治腐败不堪之际,陈涉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在群雄起来反**秦的声浪中,韩信带着武器投奔项梁。项梁失败之后,他又跟随项羽。在项羽的军队中,一直没有受到重用,只任过中郎。他曾多次向项羽献策,项羽都没有采纳。韩信认为,项羽的兵力虽然强大,但从人心的向背看,项羽不如刘邦,再从项羽的为人、个性及其种种措施看,也不及刘邦。因此,他认为项羽的势力“其强易弱”,于是便去投奔刘邦。他在刘邦手下做一个接待宾客的小官。韩信为了得到进身之路,经常与萧何谈论军事。为此萧何很重视他。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韩信仍未得到刘邦的重用,他便弃刘逃跑了。萧何听说韩信跑了,来不及报告刘邦,便亲自去追。刘邦误以为萧何也逃跑了,又怒又忧。两天后,萧何回来了,刘邦既惊且怒又喜。萧何把追韩信的事告诉了刘邦,刘邦不信。他说:“逃跑的将领数以十计,为什么你只去追韩信呢?”萧何说:“其余诸将,得来容易,至于韩信可以说是‘国士无双’(意思是:一国之中,找不到第二个这样杰出的人才)。如果大王果真只想做汉中王,自然用不着韩信;如果要想争夺天下,除了韩信就再也没有可以商量大计的人了。”在萧何的极力推举下,刘邦乃拜韩信为大将。

后来人们引用“国士无双”(国士:国内最有才干的人)表示国内找不到第二个这样的奇才。今用来称赞当代杰出的人才。

过河拆桥

《元史·彻里贴木儿传》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元代有个许有壬,从小就饱读经书。后来,经过科举考试,进入官场,从此官位逐步升到参政。可是当他升到参政后,就竭力主张废除科举制度。当时,治书御史普化对他这一作法很有意见,就讥讽他说:“参政可谓过河拆桥者矣。”

许有壬听了很不舒服,认为这是对他莫大的侮辱,于是就称病不再出来了。

后来人们引用“过河拆桥”比喻利用他人达到目的之后,就把别人一脚踢开。

过五关,斩六将

《三国演义》第二十七回里写了这样一个故事:

三国时候,曹操发兵二十万攻打徐州。刘备战败,投奔袁绍;关羽被围,投降曹操。后来关羽得知刘备在河北袁绍处,便辞别曹操前去与刘备相聚.

在往河北途中,由于未得到曹操的通行文凭,故沿途屡遭艰险。出发的第二天到东岭关时,即被守将孔秀带兵拦住。孔秀要关羽留下老小作为人质,方可过关。关羽闻言大怒,纵马提刀,直取孔秀。两马相交,只一回合,大刀起处,孔秀尸横马下。关公斩了孔秀后,向洛阳进发。洛阳太守韩福及其牙将孟坦带兵把关,不让通行。韩福、孟坦惧关羽勇猛,不敢力敌,乃设计擒之。即孟坦出战,佯败诱关来追,韩福用暗箭射杀。谁知孟坦佯败回马时,关羽马快赶了上去,一刀把孟坦砍为两段。韩福见状,立即暗放一箭,正中关羽左臂。关羽奋起追杀韩福,他手起刀落,带头连肩,将韩福斩于马下。

关羽斩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