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宋词三百首 > 第36章

第36章

剧么。结处即景生情:“惟有渔竿、明月上瓜洲”多景楼下见江面渔舟,载着一网鱼儿,向隔岸的瓜洲驶去,不免起了湖海归隐的念头。取“渔竿”、“明月”两个事物,形象地表现渔翁的自在逍遥,也流露了作者为词所特有的清疏风雅的风格。刘克庄(五首)

刘克庄(1187~1269),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福建县名)人。理宗淳祐六年(12**)赐进士出身,官龙图阁直学士。早年曾写《落梅》诗,被言官指为讪谤,因而贬官。有《后村大全集》,词名《后村长短句》。

冯煦说:“后村词与放翁、稼轩犹鼎三足,其生丁南渡,拳拳君国,似放翁;志在有为,不欲以词人自域,似稼轩。”(《六十一家词选例言》)这是认为他的词具有爱国思想,能与陆游、辛弃疾相提并论。其实,他是辛派词人,能以“壮语”入词,写来豪气淋漓,不受格律束缚。张炎指出他“负一代时名”,但他的词却是“直致近俗,效稼轩而不及者。”(《词源》)认为在艺术成就方面不及辛弃疾。

沁园春梦孚若①

何处相逢,登宝钗楼,访铜雀台②。唤厨人斫就,东溟鲸脍③,圉④人呈罢,西极龙媒⑤。天下英雄,使君与操,余子谁堪共酒杯⑥。车千两,载燕南赵北,剑客奇才⑦。饮酣画鼓如雷。谁信被晨鸡轻唤回⑧。叹年光过尽,功名未立,书生老去,机会方来。使李将军,遇高皇帝,万户侯何足道哉⑨。披衣起,但凄凉感旧,慷慨生哀⑩。

【注释】

①孚若:方信孺,字孚若,福建莆田人,是作者好友。他曾三次出使金国,抗节不屈。

②宝钗楼:宋时咸阳(今陕西西安市西北)酒楼。陆游《剑南诗稿》卷十三《对酒》:“但恨宝钗楼,胡沙隔咸阳。”自注:“宝钗楼,咸阳旗亭也。”旗亭,即酒楼。铜雀台:曹操所造。故址在今河南临漳县西南。这两处当时在中原沦陷区,作者并未到过,只是于梦中出现。

③这两句是说叫厨师把东海的大鱼去鳞后细切成片。

④圉(yǔ宇)人:管理养马之事的人。

⑤西极龙媒:从极西方来的骏马。《汉书·礼乐志·郊祀歌》:“天马徠(同‘来’),从西极。……天马徕,龙之媒。”古时认为天马和神龙都是神物,因此天马可以作为招致到龙的媒介,所以把骏马称为“龙媒”。

⑥《三国志·蜀先主传》:“是时曹公从容谓先主曰:‘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这三句是把方信孺和自己比做刘备、曹操。认为其余的人都碌碌不足道。

⑦燕南:指河北之南。赵:今河北一带。剑客奇才:《汉书·李陵传》:“(陵)自请曰:‘臣所将屯边者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愿得自当一队,以分单于兵。”韩愈《送董邵南序》:“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这三句是说要用千辆车子来招请燕赵的志士,以便发挥他们的才能,共谋恢复。

⑧画鼓:画有文彩的更鼓。晨鸡:用祖逖闻鸡起舞的典故。这两句是说好梦正浓连雷鸣般的更鼓都惊不醒,那知一下就被晨鸡唤醒了,这里表示对**的关心。

⑨李将军:即李广。《史记·李将军列传》载汉文帝曾对他说:“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高皇帝,指汉高祖刘邦。万户侯:指封地食邑有万户人家的侯爵。这三句是叹息李广生不逢时,兼以自伤不遇。

⑩慷慨生哀:古诗《西北有高楼》:“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这三句写追念往事,悼怀亡友,但恨世少知音。

【简说】

这首词为悼怀亡友而作,受辛词影响很大。上片写梦境,与友人登访名胜,摆上筵席,二人都是英雄好汉,所结交的也是剑客奇才。下片欢饮正酣,被晨鸡唤醒,自叹老去无成,披衣四顾,又极感慨。上片梦境,繁华欢乐,下片现实,凄凉失意,对比极其强烈。作者对朝政的不满、对怀才不遇的慨叹,在词中表现得十分强烈。

贺新郎送陈真州子华①

北望神州路。试平章、这场公事②,怎生分付③。记得太行山百万④,曾入宗爷驾驭。今把作、握蛇骑虎⑤。君去京东豪杰喜⑥,想投戈、下拜真吾父⑦。谈笑里,定齐鲁⑧。两河萧瑟惟狐兔⑨。问当年、祖生去后,有人来否⑩。多少新亭挥泪客,谁梦中原块土。算事业、须由人做。应笑书生心胆怯,向车中、闭置如新妇。空目送,塞鸿去。

【注释】

①陈真州子华:陈鞾字子华,有谋划军事的才能。这时受命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