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老子 > 第10章

第10章

【注释】

①大:含有大而不当、高深而迂阔的意思。②肖(xiào校):象。《说文》:“肖,骨肉相似也。”③细:小。④三宝:这里所说的“三宝”,实际上也就是六十二章所讲的“善人之宝”——“道”。因为“慈”、“俭”、“不敢为天下先”都属于“道”的表现。⑤保:保持,同“持”义近。《韩非子?解老》以及河上公本都作“宝”。宝之,以之为宝。⑥慈:柔和。《增韵》:“柔也,善也,仁也。”这里主要取“柔”义。“慈”与“勇”相对,“俭”与“广”相对,“不敢为天下先”与“故能成器长”相对,意义皆相反。“勇”为刚,所以把“慈”解释为柔。⑦俭:与五十九章的“啬”义同。意思是静净无为,积蓄力量。王弼注,“节俭爱费,天下不

匮,故能广也。”⑧广:扩大展开,无所不为。“俭,故能广”,也即无为而无不为的意思。⑨器长:万物的首长。器,物。⑩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这同六十九章所说的“用兵而行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一个意思,是说作战也要用柔退之道,这样才能胜利。天将救之,以慈卫之:天要救助一个人,保护这个人的办法就是让他处于柔和的状态,七十六章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可见老子认为谁柔和谁就生存,谁坚强谁就死亡。

【译文】

天下人都认为我讲的道太大了,似乎什么都不像。正因为它太大,所以什么也不像。如果像个什么具体东西,它早就变得微小了。我有三件法宝,我要牢牢地掌握着它们:一是柔和,二是清静无为,积蓄力量,三是不敢居于天下人之先。保持柔和,所以才能勇猛;保持清静无为,所以才能无所不为;不敢居于天下人之先,所以才能成为万物的首长。现在如果舍去柔和,而只求勇猛;舍去清静无为,而只求无所不为;舍去退让,而只求争先,结果只有死亡。保持柔和,凭它作战就能胜利,凭它守卫就能巩固。天要救助一个人,保卫这个人的办法就是让他处于柔弱状态。

【原文】

信言不美①,美言不信。知者不博②,博者不知。善者不多,多者不善。圣人无积③,既以为人④,己俞有⑤;既以予人矣,已俞多。故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弗争⑥。

【注释】

①信:真实。诚实。②博:广博,渊博。③积:积蓄,聚藏。④既:已,尽。⑤俞:通“愈”,更加。⑥弗争:不争。

【译文】

诚实的言谈不动听,动听的言谈不诚实。聪明的人不炫耀知识广博,炫耀知识广博的不聪明。善良的人显得不充裕,显得充裕的人不善良。圣人没有自己的积蓄,尽全力去帮助别人,自己反而更富有;尽全力给予别人,自己反而所得更丰足。所以天之“道”行事有利于万物,而不妨害它们;圣人之“道”行事,只对人有所施为,而无所争夺。

【原文】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①,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②,攘无臂③,扔无敌④,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⑤,轻敌几丧吾宝⑥。故抗兵相加⑦,哀者胜矣⑧。

【注释】

①主:主动进攻别人。客:被动地防守。②行无行(hánɡ航)即“无行行”,不摆军阵。前一个“行”作动词用,指行动,排列。后一个“行”作名词用,指军阵。③攘无臂:即“无攘臂”,不要卷起袖子以示争斗。攘,见三十八章注。④扔:摧毁,这里指攻敌。⑤轻敌:轻易与人为敌。与今天的“轻敌”意思不同。⑥丧:丧失,引申为违背。宝:指“道”,六十二章“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几丧吾宝,意思是如果轻易与人为敌,这基本上是违背了规律。参考注释:(一)河上公注,“宝,身也。”(二)任继愈《老子新译》:“‘宝’,即六十七章的‘三宝’(慈、俭、不敢为天下先)。”⑦抗兵:举兵。抗,举。加:施加,这里指把兵力施加于对方身上,也即攻敌。《孙子兵法?九地》:“威加于敌,故其城可拔。”一说“加”应作“若”,蒋锡昌《老子校诂》:“《道德真经集注》引王弼注,‘抗,举也;若,当也。’是王本作‘若’。”若,相等。⑧哀:悲哀。“哀者胜矣”意思是反对战争、但又受到攻击,不得不带着悲哀心情去自卫反击的人能够取胜。即三十一章所说的“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涖之。”

【译文】

用兵的人说过:“我不敢主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