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景岳全书 > 第12章 脉神章4

第12章 脉神章4

气衰,面色黄,荣气不足,面色青。营为根,

卫为叶,营卫俱微,则根叶枯槁,而寒栗、咳逆、吐腥、吐涎沫也。

寸口脉微,尺脉紧,其人虚损多汗,知阴常在,绝不见阳也。

寸口诸微亡阳,诸濡亡血,诸弱发热,诸紧为寒。诸乘寒者则为厥,郁冒不仁,以胃无谷气,

脾涩不通,口急不能言,战而栗也。

问曰∶何以知乘腑?何以知乘脏?曰∶诸阳浮数为乘腑,诸阴迟涩为乘脏。

属性:问曰∶寸口脉沉大而滑,沉则为实,滑则为气,实气相搏,气血入脏即死,入腑即愈,此谓卒

厥,何谓也?

师曰∶唇口青,身冷,为入脏,即死;身和,汗自出,为入腑,即愈。

问曰∶脉脱入脏即死,入腑即愈,何谓也?师曰∶非为一病,百病皆然。譬如浸淫疮,从口起流向

四肢者可治,从四肢流来入口者不可治。病在外者可治,入里者即死。

五邪中人,各有法度,风中于前,寒中于暮,湿伤于下,

雾伤于上。风令脉浮,寒令脉急。雾

伤皮腠,湿流关节,食伤脾胃,极寒伤经,极热伤络。

夫男子平人,脉大为劳,极虚亦为劳。男子脉浮弱而涩为无子,精气清冷。脉得诸芤动微紧,

男子失精,女子梦交。

男子平人,脉虚弱细微者,喜盗汗也。脉沉小迟名脱气,其人疾行则喘喝,手足逆寒,腹满,

甚则溏泄,食不消化也。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虚寒相搏,此名

为革,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失精。

属性:凡诊脉,先须识时脉、胃脉与脏腑平脉,然后及于病脉。时脉谓春三月六部中俱带弦,夏三月

俱带洪,秋三月俱带浮,冬三月俱带沉。胃脉谓中按得之,脉见和缓。凡人脏腑胃脉既平,又应时

脉,乃无病者也,反此为病。

持脉之要有三,曰举,曰按,曰寻。轻手循之曰举,重手取之曰按,不轻不重,委曲求之曰寻。

初持脉,轻手候之,脉见皮肤之间者,阳也,腑也,亦心肺之应也。重手得之,脉附于肉下者,阴

也,脏也,亦肝肾之应也。不轻不重,中而取之,其脉应于血肉之间者,阴阳相适,中和之应,脾

胃之候也。若委曲寻之而若隐若

见,则阴阳伏匿之脉也。

属性:明脉须辨表里虚实四字。表,阳也,腑也,凡六淫之邪袭于经络,而未入胃腑及脏者,皆属于

表也。里,阴也,脏也,凡七情之气郁于心腹之内,不能散越,及饮食之伤留于腑脏之间,不能通

泄,皆属于里也。虚者,元气之自虚,精神耗散,气力衰竭也。实者,邪气之实,由正气之本虚,

邪得乘之,非元气之自实也。故虚者补其正气,实者泻其邪气。经曰∶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此**也。

属性:东垣曰∶不病之脉,不求其神而神无不在也。有病之脉,则当求其神之有无,谓如六数七极,

热也,脉中有力,即有神矣,当泄其热;三迟二败,寒也,脉中有力,即有神矣,当去其寒。若数

极迟败中不复有力,为无神也,将何所恃耶?苟不知此而泄之去之,神将何以根据而为主?故经曰∶

脉者,血气之先,气血者,人之神也。善夫!

属性:夫脉者,本乎营与卫也,而营行脉之中,卫行于脉之外,苟脏腑和平,营卫调畅,则脉无形状

之可议矣。或者六淫外袭,七情内伤,则脏腑不和,营卫乖谬,而二十四脉之名状,层出而叠见矣。是故风寒暑湿燥火,此六淫也,外伤六淫之脉,则浮为风,紧为寒,虚为暑,细为湿,数为燥,

洪为火,此皆可以脉而别其外感之

邪也。喜怒忧思悲恐惊者,此七情也,内伤七情之脉,喜则伤心而脉缓,怒则伤肝而脉急,恐则伤

肾而脉沉,悲则气消而脉短,惊则气乱而脉动,此皆可以脉而辨其内伤之病也。然此特举其常,而

以脉病相应者为言也。

若论其变,则有脉不应病,病不应脉,变出百端,而难一一尽凭乎脉者矣。试举一二言之,如

张仲景云∶脉浮大,邪在表,为可汗。若脉浮大,心下硬,有热属脏者,攻之,不令发汗,此又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