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景岳全书 > 第101章 痘疹诠麻疹

第101章 痘疹诠麻疹

解其里。大便不通者,《局方》凉膈散加牛蒡子主之。

疹喘嗽(十五)

属性:凡疹证多嗽,此顿出顿入之势也。但有疹毒,须假嗽多而散,故疹后旬日之内,尚宜有嗽,切

不可见嗽多而治嗽也,宜慎之。疹证属肺与脾胃,肺受火邪则嗽多,嗽多则顿出头面并及四肢;大

肠受火邪,则上连脾胃而为泄泻。若早泻则嗽必减而变为喘,盖喘嗽二者皆属于肺。然嗽实喘虚,

得嗽者出,得喘者入,入则合眼多痰,胸满腹胀,色白而毒不尽出,证则危矣。此疹之宜嗽不宜喘

,而最不宜于泄泻也。

疹吐泻(十六)

属性:凡疹子初起,发热吐利,纯是热证,不可作寒论。此乃火邪内逼上焦则多吐,下焦则多利,中

焦则吐利并作。自利者,宜黄芩汤。吐利者,宜黄芩汤加半夏二钱、生姜三片。自利里急后重,宜

黄连解毒汤合益元散。

凡疹出一二日,或三四日,忽然大泻,嗽多者,用升表之药,加以分利治之。苦泻而兼喘,复

见闷乱摇头者凶。

一、麻疹现后,大便下脓血,或因泄泻而变成脓血者,或径自利者,但看疮疹出多而色红又多嗽

者,只宜表疹。俟其收后,方宜解毒,兼治其痢。

一、疹子初起,最忌泄泻,然亦有始终泄泻而不妨者,禀之强弱异也。苦因泻嗽减而变为喘者则

危矣,详前喘嗽条。

一、身热烦渴泄泻者,柴苓汤、四苓散。如热甚或夏月,益元散。

一、疹后作痢、亦有看手咬指甲,撕口唇皮,及咬人等证,当以解毒分利药治之。若所下稠涎,

红白相兼者,务要用解毒之药。若昼夜由三、五十次,渐减至二、三次,成渐多嗽,右手一指脉渐

起,清涕复来者,方

可望生。若痢变煤色,或现房漏色,或如青菜色,**如筒,喘促音哑,饮食不进,午后腮红,皆

不治。

景岳曰∶自古方书,凡发挥未尽,及用治未当者,间亦有之,而惟于泄泻一证则尤其为最。何

也?盖古人以池泻为热者什九,故多用河间黄芩芍药汤为主治,而不知凡属泄泻,最多脾肾虚寒也。即如出疹一证,虽有由疹毒而泻者,然果系实热,多不作泻,但致泻者,卒由脾胃之弱。若但知

清火解毒,则脾必日败,而渐现房漏、青菜色,及气促、绝食不治之证矣。病而至此,岂犹热耶?

总属误耳。故凡治泄泻者,即虽

是疹,亦必察其有无热邪。如无热证热脉,即当于痘疮泄泻条求法

治之,庶最危者犹可望其生也。故余于诸法之外,而独言其要者有如此。

疹饮食(十七)

属性:凡出疹者,多有五六日不饮食,此胃为邪气所侵,亦为邪气所养,故不食亦不妨。切不可着意

治之,只宜治疹,疹疮出尽,毒瓦斯渐解,即思饮食。尤不可与面食,虽用粥饮,每次只可少与,候

气清神爽,身全不热,渐渐加添,但宜少而频也。

凡出疹之先,平昔过用面食者,或正出时吃面食者,成胃气渐开即思面食而用早者,因动胃火

,以致清涕不来,身体作热,两眼看手,咬指抠鼻,撕口唇皮,及撕眼札毛者,此皆疹后食复之病

也,当清肺解毒,加消导之剂治之。

疹饮水(十八)

属性:凡患疹之人,不拘大小,自起至收,必皆喜饮凉水。此不必禁,但宜少不宜多,宜顿不宜顿,

则毒瓦斯随之渐解。

疹渴(十九)

属性:凡疹子渴喜饮水,纯是火邪,肺焦胃干,心火内亢故也。初热发渴者,升麻葛根汤加天花粉、

麦门冬;渴甚者,人参白虎汤合黄连解毒汤主之。

疹汗衄(二十)

属性:凡疹子发热,或自汗,或鼻衄者,不须止之,此亦散越之义。汗者,毒从汗散;衄者,毒从衄

解,但不可太过。如汗太多,人参白虎汤,或合黄连解毒汤;衄太多者,玄参地黄汤。

疹躁妄狂乱(二十一)

属性:凡疹有初热而见烦扰谵妄狂乱者,宜升麻葛根汤调辰砂益元散主之。

一、疹收之后,余热未尽,日夜烦躁,谵语狂乱者,辰砂益元散用灯心汤调下,或四苓散加灯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