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景岳全书 > 第106章 外科钤2

第106章 外科钤2

暴死者,多是疔毒,急取灯遍照其身,若有小疮,即是其毒,宜急灸之。并服夺命丹等

药,亦有复苏者。

又曰∶脉浮数者散之,脉沉实者下之。表里俱实者,解表攻里。麻木或大痛及不痛者,

并灸之,更兼攻毒。

操江张恒山,左足次指患之,痛不可忍,急隔蒜灸三十余壮,即能举步。彼欲速愈,自

敷凉药,遂致血凝肉死,毒瓦斯复炽。再灸百壮,服活命饮,出紫血,其毒方解,脚底通溃

,腐筋烂肉甚多。及将愈,予因考绩北上,又误用生肌药,反助其毒,使元气亏损,疮口难

敛。予回用托里药补之。喜其禀实,且客处,至三月余方瘥。

表甥居富,右手小指患之,或用针出血,敷以凉药,掌指肿三四倍,六脉洪大,此真气

夺则虚,邪气盛则实也。先以夺命丹一服,活命饮二剂,势稍缓。余因他往,或又遍刺出血

,肿延臂腕,如大瓠,手指肿大数倍,不能消溃,乃真气愈虚,而邪气愈盛也。余回,用大剂

参归术之类及频灸。遍手肿势渐消后,大便不实,时常泄气,此元气下陷,以补中益气汤

加补骨脂、肉豆蔻、吴茱萸、五味子,又以生脉散代茶饮。大便渐实,手背渐溃,又用大补药

五十余剂渐愈。(薛按)

时毒(四十九)

属性:齐氏曰∶时毒者,为四时邪毒之气而感之于人也。其候发于鼻面耳项咽喉,赤肿无头,或

结极有根,令人憎寒发热头痛,肢体甚痛,恍惚不守,咽喉闭塞。人不识者,将谓伤寒。原

夫此疾,古无方论,世俗通谓丹瘤,病家恶言时毒,切恐传染。经曰∶人身忽经变赤,状如

涂丹,谓之丹毒。此风热恶毒所为,自与时毒不同。盖时毒者,感四时不正之气,初发状如

伤寒,五七日之间乃能杀人,若至十日之外,则不治自愈也治宜辨之。先诊其脉,凡滑数

浮洪、沉紧弦涩皆其候也。但浮数者,邪在表也;沉涩者,邪气深也。察其毒之甚者,急服化

毒丹,以攻之。实热便秘者,大黄汤下之。其有表证者,犀角升麻汤以发之。或年高气郁者

,五香连翘汤主之。

又于鼻内通气散,取十余嚏作效,若药不嚏者,不可治之。若嚏出脓血者,治

之必愈。凡左右看病之人,日日用药嚏之,必不传染,切须记之。其病患每日用嚏药三五次

,以泄热毒,此治时证之良法也。

凡经三四日不解者,不可大下,犹宜和解之,以犀角散、芩连消毒饮,甚者连翘汤之类。至七八日,大小便通利,而头面肿起高赤者,可服托里散、托里黄汤。如肿甚者,宜砭

患处,出恶血,以泄其毒瓦斯。此病若五日以前,精神昏乱,咽喉闭塞,语言不出,头面赤肿,

食不知者,必死之候,治之无功矣。然而此疾有阴有阳,有可汗者,有可下者,尝见粗工但

云热毒,只用寒药,殊不知病有微甚,治有逆从,不可不审矣。

罗谦甫云∶泰和二年,先师监济源税时,四月民多疫疠。初觉憎寒体重,次传头面肿,

盛目不能开,上喘,咽喉不利,舌干口燥。俗云大头天行,亲戚不相访问,染之多不救。张

县令侄亦得此病。至五六日,医以承气加板蓝根下之,稍缓。翌日,其病如故,下之又缓,

终莫能愈,渐至危笃。或曰∶李明之存心于医,可请治之。遂请诊视,具说其由。先师曰∶

夫身半以上天之气也,身半以下地之气也。此邪热客于心肺之间,上攻头目而为肿盛,用承

气下之以泻胃中之实热,是诛伐无过也,殊不知适其病所为故。遂处一方,用黄芩、黄连苦

苦寒泻心肺间热以为君;橘红苦平,玄参苦寒,生甘草甘寒,人参甘平,泻火补气以为臣;连翘

、鼠粘子、薄荷叶苦辛平,板蓝根味苦寒,马勃、白僵蚕味苦平,行少阳阳明二经气不得伸

,桔梗味辛温为舟楫不令下行,升麻、柴胡苦辛以散表邪。共为细末,半用汤调,时时服之

,半蜜为丸噙化之,服尽良愈。因叹曰,往者不可追,来者犹可及,凡他所有病者,皆书方

以贻之,全活甚众。时人皆曰,此方天人所制,遂刊于石,以传永久,命曰普济消毒饮。

薛立斋曰∶此感四时不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