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景岳全书 > 第110章 新方八阵2

第110章 新方八阵2

温服。胀甚者,加白芥子;胃寒无火或恶心者,加炮干姜

一、二钱;疼痛者,加木香、乌药、香附之类;多痰者,加半夏。

小和中饮治胸膈胀闷,或妇人胎气滞满等证。

陈皮(一钱五分)山楂(二钱)茯苓(一钱半)浓朴(一钱五分)甘草(五分)扁豆(炒,二钱)

水一钟半,加生姜三、五片,煎服。如呕者,加半夏一、二钱;如胀满气不顺者,加砂

仁七、八分;如火郁于上者,加焦栀子一、二钱;如妇人气逆血滞者,加紫苏梗、香附之属

;如寒滞不行者,加干姜、肉桂之属。

大厘清饮方在寒阵五。

小厘清饮治小水不利,湿滞肿胀,不能受补等证,此方主之。

茯苓(二、三钱)泽泻(二、三钱)薏仁(二钱)猪苓(二、三钱)枳壳(一钱)浓朴(一钱)

水一钟半,煎七、八分,食前服。如阴虚水不能达者,加生地、牛膝各二钱;如黄胆者

,加茵陈二钱;如无内热而寒滞不行者,加肉桂一钱。

解肝煎治暴怒伤肝,气逆胀满阴滞等证。如兼肝火者,宜用化肝煎。

陈皮半夏浓朴茯苓(各一钱半)苏叶芍药(各一钱)砂仁(七分)

水一钟半,加生姜三、五片,煎服。如胁肋胀痛,加白芥子一钱;如胸膈气滞,加枳壳

、香附、藿香之属。

二术煎治肝强脾弱,气泄湿泄等证。

白术(炒,二钱或三钱)苍术(米泔浸,炒,一、二钱)芍药(炒黄,二钱)陈皮(炒,一钱五

分)炙甘草(一钱)茯苓(一、二钱)浓朴(姜汤炒,一钱)木香(六、七分)干姜(炒黄,一、二钱)

泽泻(炒,一钱半)

水一钟半,煎七分,食远服。

廓清饮治三焦壅滞,胸膈胀满,气道不清,小水不利,年力未衰,通身肿胀,或肚腹

单胀,气实非水等证。

枳壳(二钱)浓朴(一钱半)大腹皮(一、二钱)白芥子(五、七分或一、二钱)萝卜子(生捣,

一钱,如中不甚胀,能食者,不必用此)茯苓(连皮用,二、三钱)泽泻(二、三钱)陈皮(一钱)

水一钟半,煎七分,食远温服。如内热多火,小水热数者,加栀子、木通各一、二钱;

如身黄,小水不利者,加茵陈二钱;如小腹胀满,大便坚实不通者,加生大黄三、五钱;如

肝滞胁痛者,加青皮;如气滞胸腹疼痛者,加乌药、香附;如食滞者,加山楂、麦芽。

扫虫煎治诸虫上攻,胸腹作痛。

青皮(一钱)小茴香(炒,一钱)槟榔乌药(各一钱半)细榧肉(三钱,敲碎)吴茱萸(一钱)

乌梅(二个)甘草(八分)朱砂雄黄(各五分,俱为极细末)

上将前八味,用水一钟半,煎八分,去,随入后二味,再煎三、四沸,搅匀,徐

徐服之。如恶心作吐,加炒干姜一、二钱,或先啖牛肉脯少许,俟一茶顷,顿服之更妙。

十香丸治气滞寒滞诸痛。

木香沉香泽泻乌药陈皮丁香小茴香香附(酒炒)荔核(煨焦,各等分)皂

角(微火烧烟尽)

为末,酒糊丸。弹子大者,磨化服;丸桐子大者,汤引下。疝之属,温酒下。

芍药枳术丸治食积痞满,及小儿腹大胀满,时常疼痛,脾胃不和等证。此方较之枳术

丸,其效如神。

白术(二两,面炒)赤芍药(二两,酒炒)枳实(一两,面炒)陈皮(一两)

荷叶汤煮黄老米粥为丸,桐子大。米饮或滚白汤任下百余丸。如脏寒,加干姜炒黄者五

钱或一、二两;如脾胃气虚,加人参一、二两。

苍术丸治寒湿在脾,泄泻久不能愈者。

云苓(四两)白芍药(炒黄,四两)炙甘草(一两)川椒(去闭口者,炒去汗)小茴香(炒,各

(一两)浓朴(三两,姜汁炒)真茅山苍术(八两,米泔浸一宿,切,炒。如无,即以好白术代之)

破故纸(酒浸二日,晒干,炒香,四两)

上为末,糯米糊为丸,桐子大。每食远清汤送下七、八十丸。

贝母丸消痰热,润肺止咳,或肺痈肺痿,乃治标之妙剂。

贝母一两为末,用砂糖或蜜和丸,龙眼大。或噙化,或嚼服之。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