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景岳全书 > 第111章 古方八阵1

第111章 古方八阵1

附古方条序

属性:愚按∶古方之散列于诸家者,既多且杂,或互见于各门,或彼此之重复,欲通其用,涉

猎固难,欲尽收之,徒资莠乱,今余采其要者,类为八阵,曰补、和、攻、散、寒、热、固

、因;八阵之外,复列有妇人、小儿、痘疹、外科之四方。且于诸方之中,仍以类聚,庶乎

奇正罗列,缓急并陈,或舍短可以就长,或因此可以校彼,慧眼所及,朗如日星,引而伸之

,触类而长之,因古人之绳墨,得资我之变通,医中之能事,斯亦先几一着也,凡我同志,

其加省焉。

一曰补阵存亡之几,几在根本,元气既亏,不补将何以复,故方有补阵。

二曰和阵病有在虚实气血之间,补之不可,攻之又不可者,欲得其平,须从缓治,故

方有和阵。

三曰攻阵邪固疾深,势如强寇,速宜伐之,不可缓也,故方有攻阵。

四曰散阵邪在肌表,当逐于外,拒之不早,病必日深,故方有散阵。

五曰寒阵阳亢伤阴,阴竭则死,或去其火,或壮其水,故方有寒阵。

六曰热阵阴极亡阳,阳尽则毙,或祛其寒,或助其火,故方有热阵。

七曰固阵元气既伤,虚而且滑,漏泄日甚,不尽不已,故方有固阵。

八曰因阵病有相同,治有相类,因证用方,亦有不必移易者,故方有因阵。

附列四方古方于八阵之外,其有未尽者,如妇人有经脉胎产之异,小儿有养育惊疳之

异,痘疹有出没变化之异,外科有经脏表里之异,随几应变,治有不同,故并列方目于下。

补阵

属性:***汤治脾胃虚弱,饮食少思,或大便不实,体瘦面黄,或胸膈虚痞,吞酸痰嗽,

或脾胃虚弱,善患疟痢等证。

人参白术茯苓(各二钱)炙甘草(一钱)

加姜、枣,水煎服。或加粳米百粒。

加味四君汤治痔漏下血,面色痿黄,怔忡耳鸣,脚软气弱,及一切脾胃气虚,口淡,

食不知味,又治气虚不能摄血,以致下血不禁。

人参白术(炒)茯苓炙甘草黄(炙)白扁豆(炒)

上水煎服。或为末,每服三钱,滚汤调服。

生附四君汤方在小儿。治脾胃虚寒吐泻。

五味异功散治脾胃虚寒,饮食少思,呕吐,或久患咳嗽,面浮气逆腹满等证。

人参白术(炒)茯苓炙甘草陈皮(各一钱)此即***汤加陈皮也

上加姜、枣,水煎服。

六君子汤治脾胃虚弱,饮食少思,或久患疟痢,或食饮难化,或呕吐吞酸,或咳嗽喘

促若虚火等证,须加炮姜,其功尤速。

即前***汤加陈皮、半夏各一钱五分。

加味六君汤治一切脾胃虚弱泄泻,及伤寒病后米谷不化,肠中虚滑,发渴微痛久不瘥

者,及治小儿脾疳泻痢。

人参白术黄山药甘草白茯苓(各一两)砂仁浓朴肉豆蔻(面裹煨,各七钱)

上每服一两,用水煎服;或为细末,用米汤调服二钱,不拘时。

香砂六君子汤治过服凉药,以致食少作呕,或中气虚滞,恶心胀满等证。

人参白术茯苓半夏陈皮(各一钱)砂仁(炒)藿香(各八分)炙甘草(六分)

上姜水煎服。

(《局方》)四物汤治血虚营弱,一切血病,当以此为主。

熟地黄当归(各三钱)川芎(一钱)芍药(二钱)

水二钟,煎服。

(薛氏)加味四物汤

即前方加山栀、柴胡、丹皮。

(《正传》)加味四物汤治血热阴虚诸痿,四肢软弱不能举动。

当归(一钱)五味子(九粒)熟地(三钱)麦冬黄柏苍术(各一钱)白芍药川芎(各七分半)

人参黄连(各五分)杜仲(七分半)牛膝(足不软者不用)知母(各三分)

水二钟,煎一钟,空心温服。酒糊丸服亦可。

(东垣)加减四物汤方在寒阵。治肠风下血。

(《保命》)柴胡四物汤治日久虚劳,微有寒热,脉滑而数者。

当归熟地芍药川芎(各钱半)柴胡(八分)人参黄芩半夏甘草(各三钱)

加生姜三片,水煎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