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景岳全书 > 第111章 古方八阵1

第111章 古方八阵1

,熬减其半,又倾汁二升,再

以微火熬减至一升许,即入蜜、酥二味煎熟,其药乃成,贮于净瓷器中。每日三次,以温酒

或米饮、白汤调服一匙,服至七日,唾色变白,二七唾稀,三七嗽止。

醍醐膏治一切咳血肺疾。

用好牛酥五斤,熔三遍,凝取当出醍醐,含服一合即瘥。

(《良方》)黄散治嗽久劳嗽唾血。

黄(蜜炙)糯米(炒)阿胶(炒,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米饮调下。

(《拔萃》)五味黄散治咳嗽咯血成劳,眼睛疼痛,四肢困倦,脚膝无力。

五味子人参芍药甘草(各五分)黄桔梗(各钱半)熟地麦冬(各一钱)

水二钟,煎八分,食后温服。

黄益损汤治男妇诸虚百损,五劳七伤,骨蒸潮热,百节疼痛,盗汗惊惕,咽燥唇焦

,憔瘦少力,咳嗽多痰,咯吐衄血,寒热往来,颊赤昏倦少食,服热药则热烦躁满,服寒药

则膈满腹痛,及大病后荣卫不调,或妇人产后血气未足,俱宜服此。

人参黄当归熟地黄白术川芎芍药麦冬甘草茯苓山药五味子

木香石斛肉桂丹皮(等分)

上咀。每服一两,水一钟半,姜五片,枣二枚,小麦五十粒,乌梅一个,煎七分,食前服。

(《元戎》)地黄散治衄血往来久不愈。

生地黄熟地黄地骨皮枸杞子

上等分,焙干为细末,每服二钱,蜜汤调下,不拘时。

(《良方》)柔脾汤治虚热吐血、衄血、汗出。

甘草(炒)白芍药(炒)黄(炒,各半两)熟地黄(两半)

上每服五、七钱,水煎服。世治吐血并用竹茹、地黄、藕汁、童便,此亦不可拘泥。如

阳乘于阴,血得热则流散,经水沸溢,理宜凉解,以大黄、犀角之类;如阴乘于阳,所谓天

寒地冻,水凝成冰,须当温散,宜干姜、肉桂,或理中汤之类。

(东垣)麦门冬饮子治吐血久不愈者。

麦门冬黄(各一钱)人参归身生地(各五分)五味子(十粒)

上咀。水煎服。

(《拔萃》)麦门冬饮子治脾胃虚,气促气弱,精神短少,衄血吐血,气虚不能摄血者。

麦冬当归芍药紫菀(各一钱)人参黄(各八分)甘草(五分)五味子(九粒)

水二钟,煎一钟,食后服。

(《家抄》)麦门冬饮方在寒阵。

治虚火咳嗽,阴虚劳损。

麦门冬汤方在寒阵。

治肺热咳嗽见血。

(万氏)麦门冬汤方在痘疹。

治表邪内热咳嗽。

麦门冬散治鼻衄。

麦门冬生地(各一钱)白芍药蒲黄(各二钱)

水二盏,姜三片,煎八分,食后温服。

旋神饮治劳瘵憎寒壮热,口干咽燥,自汗烦躁,咳嗽唾血,瘦剧困倦。

人参白术黄当归熟地黄麦门冬白芍药茯神白茯苓莲肉五味子

炙甘草桔梗半夏曲(各五分)

水一钟半,红枣一枚,乌梅一个,煎七分,食远服。如嗽,加阿胶;胸满,加木香,以

湿纸包,炮用,或加沉香亦可;如不思饮食,加扁豆炒用。

(《医统》)养心汤治体质素弱,或病后思虑过多,心虚惊悸不寐。

归身生地熟地茯神(各一钱)人参(钱半)麦冬(钱半)枣仁柏子仁(各八分)炙甘草

(四分)五味子(十五粒)

加灯心、莲子,水煎八分服。

(钱氏)养心汤方在小儿。治心虚惊痫。

正心汤治七情五志久逆,心风妄言妄笑,不知所苦。

人参当归(酒洗)生地黄茯神(各一钱)羚羊角(镑为末)枣仁(炒,研)甘草(炙)

远志(制,各八分)

水一钟半,莲子七枚,煎七分,入羚羊角末、麝香半分,和匀,食后临卧服。

开心散治好忘。后定志丸稍胜于此(百十六)。

人参远志(各二钱半)石菖蒲(一两)白茯苓(二两)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食后米饮调下。

(《局方》)茯苓补心汤治心虑过多,心神溃乱,烦躁不寐。

白茯苓白茯神麦门冬生地黄当归半夏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