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景岳全书 > 第112章 古方八阵2

第112章 古方八阵2

泻交作。

半夏(制)浓朴芍药茯苓(各二钱)人参肉桂橘红紫苏(各一钱)

水二钟,加姜、枣煎服。

(《指迷》)七气汤治七情相干,阴阳不得升降,气道壅滞,攻冲作疼,积聚瘕胀满等证。

半夏甘草(各七分半)香附(钱半)青皮陈皮桔梗官桂藿香益智莪术(煨,各一钱)

上每服三、五钱,姜三片,枣一枚,水煎服。《统旨》七气汤有三棱、玄胡索、姜黄、

草豆蔻,无半夏、桔梗。《济生》大七气汤有三棱,无半夏。

四磨饮治诸逆气。

沉香乌药枳实槟榔

上四味,用白汤共磨服,或下养正丹尤佳。一方用白酒磨。《济生方》用人参,无枳实。本方加木香,即名五磨饮。

《济生》疏凿饮治水气通身浮肿,喘呼气急,烦渴,大小便不利。

泽泻茯苓皮木通商陆大腹皮槟榔羌活(去芦)秦艽(去芦)椒目赤小豆(炒)

上咀。每服六、七钱,水一钟半,姜五片,煎服。

《良方》浓朴汤治心腹胀满。此病气壅实者之治法也。

浓朴(四、五钱,姜汁炒)

加生姜五、七片,水煎,温服。或间用沉香降气散。

木香宽中散治七情伤于脾胃,以致胸膈痞满,停痰气逆,或成五膈之病。

青皮陈皮丁香(各四两)浓朴(制,一斤)甘草(炙,五两)白豆蔻(二两)香附(炒)砂

仁木香(各三两)

上为末。每服二钱,姜、盐汤调服。若脾胃虚损之证,不可过服,或与六君子兼用之。

(《良方》)木香分气饮治气滞留注四肢,腹急中满,胸膈胁肋膨胀,虚气上冲,小便臭浊。

木香猪苓泽泻赤茯苓半夏枳壳槟榔灯草苏子(等分)

上咀。每服一两,水一钟半,煎八分,入麝香末少许,食远服。

(《良方》)人参木香散治水气病。

人参木香茯苓滑石琥珀海金沙枳壳槟榔猪苓甘草(等分)

上咀。每服一两,生姜三片,水一钟半,煎七分,日进三服,不拘时。

消导宽中汤治气滞食滞,水肿胀满。

白术(一钱半)枳实(麸炒)浓朴(姜制)陈皮半夏茯苓山楂神曲(炒)麦芽(

炒)萝卜子(炒,各一钱)

水一钟半,姜三片,煎八分,食远服。小便不利,加猪苓、泽泻。

化滞调中汤治食滞胀满。

白术(钱半)人参白茯苓陈皮浓朴(姜汁炒)山楂半夏(各一钱)神曲(炒)麦芽

(炒,各八分)砂仁(七分)

水一钟半,姜三片,煎七分,食前服。胀甚者,加萝卜子炒用一钱,面食伤者尤宜用。

(索矩)三和汤治脾湿肿满。

陈皮浓朴(姜炒)白术槟榔(各一钱)紫苏(七分)海金沙木通(各五分)

水一钟半,姜三片,枣一枚,煎七分,食远服。

(《宝鉴》)导滞通经汤治脾湿气不宣通,面目手足浮肿。

木香白术桑白皮陈皮(各五钱)茯苓(一两)

上咀。每服七八钱,水一钟半,煎八分,食前温服。

(《良方》)导水茯苓汤治水肿,头面手足遍身肿如烂瓜之状,按而塌陷,胸腹喘满,不

能转侧安睡,饮食不下,小便秘涩,溺出如割,或如黑豆汁而绝少,服喘嗽气逆诸药不效者

,用此即渐利而愈。

赤茯苓麦门冬(去心)泽泻白术(各三两)桑白皮紫苏槟榔木瓜(各一两)大腹

皮陈皮砂仁木香(各七钱半)

上咀。每服一、二两,水二钟,灯草一、二十根,煎八分,食煎服。如病重者

可用药五两,再倍加麦冬及灯草半两,以水一斗,于砂锅内熬至一大碗,再下小铫内煎至一

钟,五更空心服,再煎。连进此三服,自然小水通利,一日添如一日。

健脾散和中健胃,消食快气。

人参白术(炒)丁香藿香砂仁(炒)肉果(煨)神曲(炒)炙甘草(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不拘时,橘皮汤下。

参术健脾汤治脾虚兼滞胀满。

人参白茯苓陈皮半夏砂仁浓朴(姜制,各一钱)白术(二钱)甘草(三分)

水一钟半,姜三片,煎七分,食远服。加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