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景岳全书 > 第112章 古方八阵2

第112章 古方八阵2

如治小儿,以炒黄煎汤,量儿

大小与服。忌萝卜、辛辣炙爆之物,乳母尤忌。

(《宣明》)白术散方在固阵。治虚风多汗痿弱。

(《良方》)白术散方在妇人。治妊娠伤寒内热等证。

调胃白术散治脾胃不和,腹胀泄泻,身面浮肿。

白术茯苓(各二钱)陈皮白芍药(炒)泽泻槟榔(各一钱)木香(五分)

水二钟,姜三片,煎八分,食远服。如肿不退,倍加白术,并枳实麸炒一钱。

白术芍药汤治脾经受湿水泄,体重微满,困弱无力,不欲饮食,或暴泄无数,水谷不

化,宜此和之。

白术(炒)芍药(炒,各一两)甘草(炒,半两)

上每用一两,水煎服。

(草窗)白术芍药散治痛泻要方。

白术(炒,三两)芍药(炒,二两)陈皮(炒,两半)防风(一两)

上或煎,或丸,或散,皆可用。久泻者加炒升麻六钱。

(《金匮》)苓桂术甘草汤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凡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此方主之。

茯苓(四两)桂枝白术(各三两)甘草(二两)

上以水六升,煮取三升,温分三服,小便则利。

神术散治伤寒头痛身热等证。

苍术(二钱)川芎本甘草(各一钱)

水二钟,姜三片,煎一钟,不拘时服。

(《局方》)神术散方在散阵。治四时瘟疫,头疼发热。

(海藏)神术汤治风湿恶寒脉紧。

苍术防风甘草

上咀。加葱白煎服。治刚汗者,加羌活,或独活、麻黄。

(《约说》)沉香降气散治阴阳壅滞,气不升降,胸膈痞塞,或留饮吞酸,胁下妨闷。

沉香(二钱八分)砂仁(七钱半)香附子(去毛,盐水炒,六两二钱五分)炙甘草(五钱五分)

上为极细末。每服二钱,入盐少许,沸汤调,不拘时服,或淡姜汤亦可。

(《和剂》)苏子降气汤治心腹胀满,喘促气急,消痰进食。

苏子(炒)半夏曲前胡当归陈皮浓朴(制,各八分)桂甘草(各三分)

水二钟,姜三片,煎七分,不拘时服。

(《医林》)小降气汤治浊气在上,痰涎壅盛。

家紫苏台乌药白芍陈皮(各二钱)炙甘草(五分)

水一钟半,生姜三片,枣一枚,煎七分,食远服。

(《统旨》)木香顺气散治气滞腹痛胁痛。

木香香附槟榔青皮陈皮枳壳砂仁浓朴(制)苍术(各一钱)炙甘草(五分)

水二钟,姜三片,煎八分,食远服。

(《局方》)木香调气散

木香白檀香白豆蔻丁香(各二钱)炙甘草藿香(各八钱)砂仁(四钱)

上为末。每服二钱,入盐少许,沸汤点服。

流气饮子治三焦气壅,五脏不和,胸膈痞满,肩背攻痛,呕吐气喘,痰盛浮肿等证。

即外科方脉流气饮。

木香(磨汁)槟榔青皮陈皮枳壳乌药大腹皮枳实茯苓紫苏桔梗防

风黄当归川芎芍药甘草半夏(制,各(等分)

水一钟半,姜三片,枣一枚,煎服。

(《和剂》)二十四味流气饮调营卫,利三焦,行痞滞,消肿胀。

紫苏陈皮青皮浓朴(制)炙甘草香附(炒,各四两)木通(二两)大腹皮丁香皮

槟榔肉桂木香草果莪术(炮)藿香(各一两半)麦冬人参白术赤茯苓木瓜

白芷半夏枳壳(炒)石菖蒲(各一两)

上每服三钱,姜四片,枣二枚,水煎服。

七气汤治七情之气郁结于中,心腹绞痛不可忍,及不能饮食。

半夏(制,五两)人参肉桂甘草(炙,各一两)

上每服三、五钱,水一钟半,姜三片,煎八分服。

(《三因》)七气汤治如前。按此方即《局方》四七汤也。(在后)

半夏(五两,制)茯苓(四两)浓朴(三两)紫苏(二两)

上每服三、五钱,姜七片,枣二枚,水煎服。

加味七气汤

即前七气汤加浓朴、茯苓各等分。

(《局方》)七气汤治七情郁结,脏气互相刑克,阴阳不和,挥霍撩乱,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